過去一年,我省國防動員、人才、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地震、氣象、測繪、檔案等領域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去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和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上下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駐陜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陜西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一些深層次矛盾。主要是:受資源環境約束,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任務艱巨,科技創新動力和市場主體活力仍顯不足,城鄉居民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有待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仍是長期任務。對此,我們將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
二、新常態下我省發展的基本遵循和2015年主要指標
當前,宏觀經濟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央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戰略判斷,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既是新常態的發展必然,也是今后工作的基本遵循。
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挑戰與機遇同在。我們必須承受實際增長與預期目標有差距、經濟增速連續波動下滑的壓力,資源依賴和投資拉動式粗放發展面臨的結構調整壓力,全省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與許多東部已解決問題集中顯現的壓力。但機遇更加難得,我們有信心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信心來自,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創新驅動和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我們將獲得更多支持;信心來自,中央賦予陜西西部科學發展新引擎、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范例等重大使命,陜西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信心來自,我們及早按“存量調結構騰空間、增量優結構擴空間”原則調整產業結構,戰略性新興產業多元帶動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必將在新一輪競爭中贏得先機。信心來自,在各省區共同遭遇“三期疊加”陣痛背景下,陜西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更加凸顯,特別是全國居中的區位優勢極大拓展了經濟版圖,完全有條件實現后來居上。
我們一定要正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按照“四化同步”的要求,運用系統化思維全面開創“三個陜西”建設新局面。要不斷深化改革,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整體推進,進一步釋放制度紅利;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優勢骨干產業與培育新支柱產業并舉,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擴大開放,統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外向型經濟發展,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強化創新驅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最大限度地激發內生增長動力;嚴守生態紅線,實行山水林田湖一體化治理,全面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持續改善民生,兜住底線、完善制度、推進普惠,使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自尊自信、幸福安康。
,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為統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