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流動非常大,異地就醫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說,老人隨子女遷到大城市、單位常駐外地工作、患重病去外地治療等,如果沒有當地社保,看病可能要花費不少錢。那么異地醫療保險有哪些政策呢,異地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多少呢?本文小編為你解答關于唐山醫療保險異地報銷的相關政策、唐山醫保異地報銷的比例多少錢等知識。
唐山異地就醫醫保報銷流程:
"異地就醫"主要分為三種情況。一是一次性的異地醫療,包括出差、旅游時的急性病治療以及病人主動轉移到外地就醫,所產生的問題是不能及時結算醫療費用。二是中短期流動、工作崗位不在參保地的人員的異地醫療,包括單位在各地的派駐人員、派駐機構在當地的聘用人員,還有一種情況是整個單位都處在流動狀態,如建筑業等職工的就醫,所產生的問題要么是不能參加醫療保險,要么是要墊付醫療費用。三是長期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的醫療。包括退休后戶口從工作地遷移到安置地的人員,也包括托靠子女無戶口遷移的人員,所產生的問題表面上是就醫結算不及時、不方便,個人負擔重,實質是安置地的醫療待遇往往要好于參保地,異地安置人員感到就醫待遇不平等!短粕疆惖鼐歪t報銷最新政策,醫保報銷比例及流程》由于新政策暫未出臺,因此沿用往年政策,如有變動,請以官網發布為準。
唐山異地就醫報銷最新政策
從唐山市人社局獲悉,按照河北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安排,市人社局經過前期緊張地聯網調試,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已經開通并正式上線運行。目前,唐山與省直、石家莊、秦皇島、邯鄲、邢臺、辛集6個試點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已實現互聯互通。
在唐山市醫保(市本級)參保的人員,使用社保卡在上述6個試點城市定點醫療機構門診就醫、定點藥店購藥時發生的醫療費,可通過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系統直接結算。
隨著系統的不斷完善,我市轄各縣(市)、區參保人員也將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并逐步擴大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直接結算。
報銷比例:
麻煩的醫保異地就醫報銷
今年68歲的候爺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2010年,候爺在北京工作的兒子買了新房,便把他接了過來。北京冬天有暖氣,又在兒子身邊,侯爺對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滿意,只是對于異地就醫報銷感覺“有點麻煩”。按照江蘇省南京市的跨省異地就醫政策,像候爺這種情況,需要填寫一張《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長期住外地人員登記表》,并在南京、北京兩地相關單位蓋好章,才能把在北京醫院看病的票據寄回去報銷!懊看味嫉脭夠一定數后把單據寄回去,還要擔心票據在路上丟失或者因蓋章不全、單據不夠而不能報銷。”候爺說。
比起候爺,王-沐父母的異地就醫報銷就更麻煩。2007年畢業后,老家在重慶的王-沐選擇留在江蘇南通工作。王-沐的父親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每天要打3次胰島素,需要定期去醫院配藥,遇上突發并發癥,還得住院治療。剛到南通工作,王-沐就想到幫父母辦理醫保異地就醫報銷手續。然而工作人員說,一旦辦理了異地就醫報銷手續,就不能再享受原參保地的就醫報銷。王-沐說,父母有時還要回重慶生活一段時間,他們擔心在南通辦了異地就醫報銷手續后,如果在重慶發病了,又會影響在重慶的報銷。最后弄得他們左右為難。
據統計,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已覆蓋95%以上的城鄉居民。然而,現行醫保報銷制度像一道無形的屏障影響著一個特殊的群體——異地就醫患者。不能報銷或者報銷比例低,墊付時間長,多次跑腿,手續麻煩,是他們常常要遇到的難題。
跨省報銷何時能實現
國家衛生計生委不久前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顯示,“十二五”時期,我國流動人口年均增長約800萬人,年末達到2.53億人。除了上述跟隨子女在異地安置的退休老人,異地就醫群體還包括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到氣候好的地方養老的老人、轉院去大中城市治病的人群等。目前,異地就醫特別是跨省份就醫,對于這些人來說,還往往意味著更多的花費、更低的醫保報銷,因為同樣的病,在不同地方、不同層級的醫院治療,報銷比例都可能不同。
馬青是從山東農村來北京治病的癌癥患者,住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附近小區的地下室,“我們參加的是新農合,到本地醫院看病報銷的比例還行,但是到外地跨省看病,報銷比例只有20%到30%。我看病已經花了20多萬元,新農合只能報銷大約3萬元,剩下的錢都是借的債,村子里的人也幫著捐了款!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陳云認為,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工作單位的概念逐漸淡漠,對于無固定工作單位的打工一族來說,他們不知自己在這個城市能夠待多久,也不知道下一個生活的地方是什么城市,更不知道他們將在哪里退休、哪里養老。而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都是以省為結算單位,跨省轉結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唐山醫保報銷比例及流程
異地就醫者需要先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異地安置審批地點為:參保單位或者街道社保所在的區縣醫保中心。申領到相關審批單后,填寫好相關內容。
帶著相關單據到異地醫院醫保部門蓋章。然后把相關審批單返回到申請地經辦機構進行批準。異地審批的期限通常是一年,具體也就是當事人從辦理日起開始到第二年的當天。一年之內是不可以變更的。若審批期限已經到期,仍在異地的當事人就需要在去相關部門進行重新審批。身在異地的當事人必不可少的要在異地選醫院,各個地區對于就醫者能選擇幾家醫院的規定是不一樣的。一般是可以選擇兩家到三家。
異地就醫者必不可少的也要遇到異地報銷的事情,相關人員需要到就醫的門診、醫院開具相關費用的收據、清單、處方底方、明細、醫保手冊、病例診斷證明,越詳細越好。同時大家也不要忘記開具一份你所就醫的醫院的登記證明,以便于用人單位、社保所、區縣醫保中心進行統計匯總和審核結算工作。
當事人在異地的定點醫院發生的醫療費,將相關報銷單據郵寄回原來的所在城市進行報銷,也可以讓家人在原來的所在城市幫助報銷。報銷的標準等問題就會還是按照所在城市的規定,相關款項可由家人代領,也可自行設立相關賬戶領取。
不過對于廣大參保人士來說,在對異地醫保報銷流程進行了解的時候,最好根據所在地的相關政策進行辦理。同時如果是一些小病的話,就不需要進行辦理。而如果是一些重特大疾病的話,在辦理的時候,最好到所在地的醫保部門進行了解。通常情況下,在辦理異地醫保報銷的時候,所需要的時間相對要長一些,大約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城鎮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如下:
(一)任何一個參保居民如果去省級聯網醫院(如:省立醫院)住院時,可以在我們當地縣級醫院開具轉診證明到縣醫保處進行備案,醫保處可在省級平臺將病人的住院信息直接轉到病人在省級聯網醫院住院的報銷系統,使病人出院時直接享受報銷待遇,并且享受高于當地約25%的報銷比例,同時減少參;颊呋劓偹筒牧系穆闊_@充分體現2016年統一繳費標準220元給我們城鄉居民帶來的方便和實惠。
(二)普通門診醫療待遇:在一個年度內,門診醫療費用起付標準為50元,參保人在本年度內門診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900元,起付標準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之間符合政策規定的普通門診統籌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直接為50%;取消二次補償制度的麻煩。
(三)門診慢性病醫療待遇:2016年門診慢性病病種有惡性腫瘤(包括白血病)、尿毒癥、臟器官移植、糖尿病(合并感染或有心、腎、眼、神經并發癥之一者)、高血壓、笃(有心、腦、腎并發癥之一者)、類風濕病(活動期)、肺源性心臟病(出現右心室衰竭)、腦出血(包括腦梗塞)恢復期、慢性病毒性肝炎、冠心病(出現左心室衰竭)、阻塞性肺氣腫、結核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重性精神疾病、癲癇、血友病、苯丙酮尿癥等。以上慢性病所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給予適當補助。一個年度內,門診慢性病起付標準為500元,與住院起付標準分別計算,起付標準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額之間的符合政策范圍內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最高補助比例不超過50%。
(四)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一個年度內,參保居民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和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門診慢性病費用,經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償后,個人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居民大病保險起付標準的部分,由居民大病保險給予補償。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標準為1.2萬元,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1.2萬元以下的部分不予補償。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1.2萬元以上(含1.2萬元)、10萬元以下部分給予50%的補償;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20萬元以下部分給予60%的補償;20萬元(含20萬元)以上部分給予65%的補償,每人最高給予30萬元的補償。
(五)學生和兒童因意外傷害發生的符合政策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按照門診統籌規定支付,最高支付限額達到5000元。
(六)參保居民因患危、急、重病癥經門(急)診緊急治療后不需要住院的,其急診醫療費用不予報銷;經門(急)診緊急治療后住院的,其符合規定的急診醫療費用可并入住院費用進行報銷;經門(急)診搶救無效死亡的,符合規定的急診醫療費用按50%的報銷比例進行報銷
(七)參保居民因外傷、分娩住院發生的符合政策規定的醫療費用,按規定比例報銷,沒有定額限制。
參保范圍
我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依法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合作組織和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均列入職工醫保實施范圍,用人單位的在職職工、退休人員均為職工醫保的實施對象。農民工依法參加職工醫保。靈活就業人員可自愿參加職工醫保。
參加職工醫保靈活就業人員范圍:男滿18周歲至60周歲、女滿18周歲至55周歲的我市戶籍居民和已辦理居住證非我市戶籍居民中,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醫保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
在我市辦理就業登記和勞動用工備案的港澳臺及外籍人員可參加職工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