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國家15年來堅持的一貫原則,具有社會進步的慣性。社會在進步和發展,退休人員也要共享社會進步的成果,所以企業退休漲工資是肯定的。實際上每年的調整都是國家統一下發通知,各省市按照國家要求制定實施方案,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準后實施。根據2018年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國家通知,養老金的總體調整水平,是按照2017年各省市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那么小編預測的調整基本養老金的增長比例也應該在5%左右。那么北京企業退休漲工資漲多少錢呢?本文小編整理了關于北京企業退休人員工資調整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各省漲工資方案 | 內蒙 | 西藏 | 甘肅 |
青海 | 黑龍江 | 新疆 | 云南 |
廣西 | 山西 | 吉林 | 寧夏 |
海南 | 江西 | 遼寧 | 重慶 |
福建 | 湖南 | 陜西 | 河南 |
貴州 | 河北 | 天津 | 四川 |
湖北 | 浙江 | 江蘇 | 山東 |
廣東 | 上海 | 北京 | 安徽 |
由于北京企業退休漲工資方案官方未公布,小編暫先整理出2018年北京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方案的信息。2018年北京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方案如下:
2018年3月23日,我國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關于調整企事業機關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主要精神概述如下:
1、調整范圍: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經按規定辦理完退休手續,并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2、調整水平:按照2017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總體水平上調5%。
3、調整辦法:繼續執行近年來的定額調整,加掛鉤調整,加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模式。
定額調整:不區分退休人群,屬于參與調整的范圍的人員,每人每月統一增加相同的固定金額,從而體現社會的公平原則。
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精神?梢耘c繳費年限或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
傾斜調整:體現對高齡退休老人艱苦邊緣,地區退休人員,及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等特殊人群的人文關懷。
通知要求全國各地決策層2018年5月31日前,把各地的調整方案提交到人社部和財政部審批,然后按照審批后的方案,盡快落實執行,發放到退休人員的手里,并一次性補發1月1日起的調整差額 不允許形成祈的拖欠。
1、調整范圍:2016年12月31日前,經批準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享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應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的勞動合同制工人。
2、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50元。
3、掛鉤調整:
(1)與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滿十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每滿一年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征地農轉非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征地農轉非,每人每月增加45元。
(2)與養老金絕對值水平掛鉤。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絕對值低于3573元的,每人每月增加60元。月養老金絕對值在3573元及以上,低于5073元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月養老金在5073元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3)按絕對額增加養老金后,上一檔養老金水平低于下一檔調整后上限的,按下一檔調整后的上限確定。
3、傾斜調整:
(1)有高級職稱的干部,有高級技師證的工人,軍隊轉業干部,原工商業者調整基本養老金后,低于北京今年養老金平均水平3770元的,補足到今年養老金平均水平3770元。
(2)2016年12月31日止,年滿65周歲不滿7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5元。年滿70周歲不滿75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45元。年滿75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5元。年滿80周歲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65元。享受標準工資,百分之百退休費的老工人,每年增發1~3個月生活補助費的基數,一次性全額發放。
我們對照一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去年和今年的調整通知,就會發現,通知上只在具體的數字做了減法,其他主體內容都沒有變。去年的總體調整水平為5.5%,今年是5%,整體調整水平下降了0.5%,僅此而已。據比你就可以大致推算出今年自己的養老金會調整多少錢。
想知道準確方案的朋友,請靜候官方消息。北京去年是7月份發布調整方案并落實執行的。今年也應該差不多還是這個時間。
心急的朋友,如果想現在就算出個大概齊的話,建議按照2017年底自己的養老金水平和個人繳費情況,套用2017年的調整方案進行估算。在估算出的上漲金額上,然后減0.5%即可。請注意,一定要用2017年底的標準,而不應該用2016年底的標準。
至于具體動哪里來實現這減掉的0.5%,或許并不見得那么重要,也不是我們老百姓能猜測的準的,這是市政府相關部門決策層的事。不管動的是哪里,結果是一樣的。
下面請允許我冒昧的表達一下我贊成或猜測的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方案,談談會在2017年的基礎上會做怎樣變動。我的主要依據是今年國家的相關通知,以及北京2016年和2017年調整方案的對比。
(1)定額調整:不變,每人每月增加50元。
(2)掛鉤調整:
與繳費年限掛鉤部分不變。也就是說,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月加3元。征地農轉非人員,如果繳費年限不滿15年到25年計算。其他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按10年計算。
與本人養老金絕對額掛鉤部分,一定會變。估計會在這部分實現比去年調整水平降低的0.5% 。從而嚴格地體現并落實國家的調整精神。
(3)傾斜性調整部分:政策應該不會變化,不然就體現不出不同粘度對特殊人群的人文精神。具體參見2017年的相關規定。
比如企業退休軍轉干部,調整后養老金絕對值如果低于2018年北京人均養老金水平的,一律補齊到平均水平。
比如高齡人群參加的傾斜金額,去年和今年應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