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要求,,市、縣應借助省里建立的危重疾病會診系統;建立區域遠程影像、檢查檢驗等系統,讓群眾就近享受到專家的優質服務。
解讀:網絡將遠程診療“搬進”尋常百姓家,經常往返于省城與家鄉的外地患者將直接受惠。
私立醫院放開社會資本辦醫市場
方案中規定,在醫療衛生資源規劃中為社會資本辦醫留出足夠空間,優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力爭到2020年社會辦醫床位數占全省比例超過25%。
政府將對非營利性民營醫療機構進行綜合績效考評,并根據考評結果給予獎補。還將鼓勵社會力量與公立醫院共同舉辦新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支持發展專業性醫療管理集團。
在市場準入、醫保定點、能力建設、職稱評定、學術地位等級評審、技術準入、科研立項等方面,非公立醫療機構(含個體診所)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非公立醫療機構所需專業人才納入市人才引進總體規劃,享有當地政府規定的引進人才的同等優惠政策。
今后,合肥將全面推行醫師多點執業,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取得培訓合格證書,或從事臨床工作累計5年以上的醫生,經所在醫療機構備案、所在地衛生計生部門注冊后,可選擇2~3個醫療機構執業。鼓勵公立醫院醫師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非公立醫療機構多點執業。
解讀:放開市場,引進人才,可直接緩解醫療資源不足帶來的壓力。
全科服務社區醫院看病醫保可報銷
今后,合肥將把社區服務中心全部納入醫保定點機構范圍,通過提高醫保支付比例、減免一般診療費等措施,鼓勵居民簽訂家庭醫生服務協議。
不僅報銷更方便,今年,合肥每個縣(市、區)都要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城市主城區簽約面達到10%,農村開展試點,取得經驗后全面推開。簽約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個人共同分擔。
解讀:哪怕是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看病,醫保也能報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