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心得體會范文 > 正文

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重視依法治國(二)

更新:2023-09-13 20:34:54 高考升學網
2012年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倡“法治中國”,此次的四中全會以研究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開啟當代中國走向國家治理法治化的。

  “依法治國和實現國家治理法治化,是以法律為中心、為準繩,對當代中國社會的所有關系的重大調整和變革。”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教授許耀桐認為,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法治化,這是中國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培育法治精神應放在戰略高度

  “實現依法治國,必須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副主任丁元竹指出。

  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名作《鄉土中國》中談到,法律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單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鄉,結果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這實際上應驗了社會學一個基本道理:任何一套制度背后都有一套價值體系,要使這套制度能夠很好地運行,必須使其背后的價值體系得以完善。現實生活中,我們多是看到了制度文本及其執行機構,很少觀察人們對于這些制度文本的態度、心理、趨向和取舍,而這是非常重要的。”丁元竹說。

  在丁元竹看來,在依法治國過程中,應當將法治精神培育放在戰略高度來認識,而這是我國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長期面臨的、最為艱難的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促進了經濟增長,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卻走向滑坡。”丁元竹指出,法治精神與精神世界問題是與治理危機聯系在一起的,人們失去法治精神、內心世界空虛,這與某些政府官員以權謀私、貪污、敗壞黨風、敗壞風氣有著密切的關系。

  丁元竹期待,培育法治精神能夠作為依法治國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習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2

  十八大以來,中共用刮骨療傷的決心交出反腐成績單——僅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就公布了近700名官員被調查或處理的消息,絕大多數為廳局級官員,其中省部級及以上高官多達55名。在強力“打虎”“拍蠅”讓官員“不敢腐”的同時,一系列治本之策也在推進。專家表示,從“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治本最終要靠制度和法治,今日啟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料將在推進依法反腐上有所作為。

  十八大以前55名“老虎”落馬,平均每月兩名,而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范

時間:2024-04-23 08:0:39

預備黨員轉正決議四篇

時間:2024-04-23 08:0:39

最新預備黨員轉正支部會議

時間:2024-04-23 08:0:57

黨支部通過預備黨員轉正決

時間:2024-04-23 08:0:2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 | 久久久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