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小學教育 > 正文

地方文化涂亮立德樹人“底色”

更新:2023-09-20 23:36:30 高考升學網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近日,記者在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采訪時,胡集鎮第一小學西河大鼓學習社團的孩子們,正在西河大鼓老藝人王金升的指導下,彈起三弦,一板一眼地唱起了傳統曲藝西河大鼓。

“不圖宅子不圖地,圖的是胡家集一年十三臺子戲。”王金升老人告訴記者,胡集鎮歷史上曾屬武定府,自古以來商業發達,文化生活豐富,每年正月,民間以傳統曲藝競技交流演出為主的盛會??胡集書會,距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參加2018年正月的胡集書會展演,胡集鎮第一小學的孩子們近期正在加緊練習新編的西河大鼓曲目。

胡集鎮特色傳統曲藝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課程的舉措,只是惠民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充分發揚地方特色傳統文化,落實立德樹人工作的一個典型代表。像王金升老人這樣德藝雙馨的老藝人和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惠民縣各個學校聘請了一大批,他們走進校園,深入課堂,承擔起了傳承曲藝、文化育人的責任。

“惠民縣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這一地區歷史上出現了軍事家孫武、文學家東方朔、畫家展子虔等一大批著名人物,滋養了木版年畫、書會曲藝、剪紙、泥塑等聞名遐邇的優秀地方傳統文化。”惠民縣教育局局長姚憲亮介紹,“我們把發揮地方特色文化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突破口之一,依托社團活動,培育特色校園文化,提升學生文化藝術素養,實現文化育人的目的。”

在此基礎上,惠民各學校積極聘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各領域德藝雙馨的民間藝人,擔任學校社團輔導教師,創建了國學、文藝、人文社科等六大領域736個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逐步形成了傳承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圍。

胡集鎮第一小學借助胡集書會特色資源優勢,自開始舉辦“曲藝進校園”活動,又開發了“胡集書會”校本教材,聘請曲藝名家開設曲藝表演校本課程,做到了“教材、教師、場地、器材、經費”保障五落實,傳統曲藝教育實現了課程化、常態化。

位于魏集鎮的“樹德堂”魏氏莊園,是一組獨具特色的城堡式古民居建筑群,軍事建筑特點鮮明,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集鎮重點開發以魏氏莊園及周邊古村落為主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載體,共建教育實踐地基,開展優秀傳統文化綜合實踐考察活動,寓教于樂,受到了師生熱烈歡迎。

惠民縣第三實驗學校1998年就成立了課外剪紙興趣小組,目前各班每周開設剪紙課。剪紙課指導教師宓瑩瑩帶領學生練就一雙巧手,用一把剪刀、一張紙片剪出精彩的藝術世界,讓古老的傳統民間剪紙藝術重新在學生手上開花。

此外,惠民縣還充分發揮孫武故里的文化資源優勢,在全縣所有學校開設了“孫子兵法”校本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孫子兵法》走進了校園,深入了課堂。在近期舉辦的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孫子兵法友誼辯論賽上,惠民縣第一中學還榮獲冠軍,該校學生還參加了新加坡、臺灣等地的國際孫子兵法交流活動。“參加海峽兩岸青年學生孫子兵法友誼辯論賽,既學習了解了傳統兵學思想智慧,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增進了兩岸師生友誼。”該校學生李宇軒說。

“挖掘傳承和弘揚地方特色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推進了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實踐活動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改革和實施,有效發揮了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姚憲亮說,“下一步,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保障措施,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工作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看片在线观看看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 中文字幕图片欧美亚洲 | 日本三级手机在线播放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