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26歲的青年臧克家報考了國立青島大學(今山東大學)。,當時的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聞一多出了兩個作文題:一是《你為什么投考青島大學?》,二是《生活雜感》,兩題任選,而臧克家卻把兩道題都做了。
他寫的《生活雜感》只有三句話:“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這獨具異彩的三句話“雜感”短小精悍卻極富哲思,立即打動了主考官聞一多,聞一多詠誦再三拍案叫絕,破例給了臧克家98分的高分。
結果,雖然臧克家數學考試吃了“零蛋”,還是被青島大學文學院破格錄取了。
還有錢鐘書等很多大師,當時都普通青年,報考數學成績都零分,但憑借其他方面優異表現而被大學錄取了;垩圩R珠,他們確實成為了近代中國的一代大師。
(注:不過,我們近代的很多大師,入學數學考試都近似零分,很奇特的現象,或許這也是近代中國少見抽象思維能力強的哲學家、思想家、發明家等的原因之一吧。)
我們的教育改革也想模仿近代歷史、制造大師,搞了自主招生面試等,但我們的伯樂們總出些“玉皇大帝與如來佛哪個大”一樣的考題,不知想考察些什么,令人無厘頭感覺。
還有一些所謂的教育創新、教育改革,令人驚訝。如9月18日,貴陽學院為大一新生們開了一場生殖保健知識講座,給同學們發了一個包括避孕套在內的5件套禮包。學校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避免發生性健康問題。如復旦大學校長給大一新生的首日演講中稱,學生們進大學學習肯定想的是學習各種專業知識,其實更應該談戀愛、享受生活等。
我真搞不懂,現在的大學與時俱進、教育創新都在搞什么玩意。剛進校門的學生理應宣傳校訓校史、宣傳刻苦學習精神等,以后適當的時候再添加些性教育、如何處理學習與戀愛關系講座等業余內容,現在卻主次顛倒了,為啥開學首日就宣傳這些?!
有人說智商要提高、情商也要提高,這有道理,不過應該以提高智商為先,畢竟大學是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