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這,可能會有朋友郁悶了。說行業、行業細分、企業、企業崗位我都沒什么競爭力,我這職業發展還有戲嗎?其實,我們還是回到這幾類要素中來尋找答案。一個答案是當你從事不是核心崗位,通過跳槽進入了一個較好的行業或者領域、企業,一般情況下你的薪金會有相當的漲幅。這時,又會有朋友發問了,說那是肯定的啊,一般跳槽薪金都會漲的。我的回答是不一定。當你是一名百度5年經驗的項目管理員、配置管理員、運維工程師、SQA跳槽到中興通訊、甚至聯想時,你的收入一定沒有百度多。這種情況是由行業差距決定的。當然,也不會有人這樣跳槽。另一個答案是雖然你在某個不景氣行業,但是你可以通過參加核心技術的短期培訓、甚至內部轉崗到核心崗位,并且在該崗位上深耕。這樣,也會使自己薪金提升。雖然,這樣相對于崗位不變直接跳槽辛苦一些,但長遠來看,掌握核心崗位技能會更有發展。
如果兩個答案都不滿意,那么,我還有第三個答案。那就是,從你進入某個崗位開始,就要培養自己的跨領域技能。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是企業將會與用戶直接接觸,需求快速變化。這種行業特點,使得跨領域人才必將成為搶手貨。因為,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使得掌握更多技能的人反應會越快,思維迭代會越快。比如,早年間的美國創業方面有“車庫文化”。很多創業者,有了一個idea,馬上就能迭代出一個初始版本,然后不斷試錯,更新迭代。為什么能這么快的響應?就是因為創業者本身不但有產品思維,還懂技術。我經常主張,開發人員要多培養產品意識、設計思維。產品經理也要懂些大數據分析、營銷知識、項目管理等等。不管行業怎么快速變化,一個企業、產品的經營始終離不開戰略、管理、財務、營銷、產品、技術、運營等細分領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用CEO的思維來發展自己。技術人員平時讀些經管、財務方面的書,學會多角度看問題。而戰略研究、行業研究的同學也要看些技術方面、運營方面的書豐富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你的眼界和能力必將有質的提升。而未來更高層次的機會會悄悄等著你。
總結一下。此篇文章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決定薪金水平的幾個要素:行業、行業細分領域、企業以及崗位供求。看清它們背后的邏輯關系,我們才好有針對性的采取不同的策略提升自己,突破職業發展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