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高考知識 > 正文

北京理工大學錄取分數線2019

更新:2023-09-18 04:51:29 高考升學網

一、北京理工大學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北京市本一批6576241597906
天津市本科A段669592733672
河北省本一批6656391027696
山西省本一批6225931407624
內蒙古自治區本一批645622608316
遼寧省本科批6506291437577
吉林省本一批6436011215515
黑龍江省本一批6416011510433
江蘇省本一批39438238961181
安徽省本一批6396212333792
福建省本一批6236071942872
江西省本一批6266122891774
山東省本科批65461416331016
河南省本一批64461126381066
湖北省本一批62860741451059
湖南省本一批6256243101789
廣東省本科批61760444221676
廣西壯族自治區本一批6516011393732
海南省本一批767780425189
重慶市本一批6456181941638
四川省本一批6706213286729
貴州省本一批6216341898510
云南省本一批6536341939594
陜西省本一批6436242318705
甘肅省本一批6136041363376
青海省本一批581569453271
寧夏回族自治區本一批601613494179

二、北京理工大學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于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建設的高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毛澤東同志親自題寫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擔任學校主要領導。學校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全體師生員工正對標國家“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力朝著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邁進。

櫛風沐雨,北京理工大學伴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歷久彌堅。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工業學院,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學校現設有18個專業學院、9個書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醫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工程、材料科學、化學、物理、數學、計算機科學、社會科學先后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科進入前1‰。近年來,學校結合傳統優勢和長期發展需要,重點建設“5+3”個學科群——“高效毀傷及防護”學科群、“新材料科學與技術”學科群、“復雜系統感知與控制”學科群、“運載裝備與制造”學科群、“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群和“特色理科”學科群、“醫工融合”學科群、“軍民融合與創新發展”學科群,形成“優勢工科引領帶動、特色理科融合推動、精品文科輔助聯動、前沿交叉創新互動”的學科整體建設布局。學校現有教職工3400余名,匯聚了23名兩院院士、47名“獎勵計劃”教授、40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級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和6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0個教育部“”創新團隊;擁有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立德樹人,北京理工大學在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中傳承文明。學校致力于培養“胸懷壯志、明德精工、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在建校78年以來的30余萬畢業生中,有李鵬、曾慶紅、葉選平等黨和,以及120余位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和將軍;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小謨、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總設計師彭士祿等40余位院士;有各個行業、各個層面的大批領袖人才和優秀建設者,被譽為“紅色國防工程師的搖籃”。學校累計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項、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0門、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精品在線開放課15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8萬余人;在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共15件作品獲“十佳作品”獎;2017年,學生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的無人機及機器人領域國際頂級賽事中獲冠軍;2018年,學生獲“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四項金獎,獲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冠軍、季軍和高校集體獎,獲英國國際大學生飛行器設計大賽載重飛行組冠軍;,學生獲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兩項金獎和高校集體獎,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ICRA 2019 RoboMaster人工智能國際挑戰賽中獲總冠軍,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國際遺傳基因工程機器大賽(簡稱iGEM)中獲兩項金獎。近五年,學校本科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研究生就業率達98%以上。面向國際,學校已經與6大洲74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多所高校簽訂校級合作協議,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以色列理工大學、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等50多所合作院校設立學生交換項目,形成人才培養國際化的全球網絡。

  矢志創新,北京理工大學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奉獻世界科技發展中展現擔當。學校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銳意進取。學校曾創造了新中國科技史上多個“第一”: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第一臺 20 公里遠程照相機等,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領域代表了國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控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中,學校共參與了受閱裝備中12個空中方隊中的10個方隊、32個地面裝備方隊中的26個方隊的裝備研制工作,并直接參與了多項數字表演與仿真任務、焰火技術任務和彩車設計的技術保障工作。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等過程中,學校研發的多項技術均有優異表現。“十二五”期間,學校科技投入總量近100億元,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3項,牽頭獲獎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15位,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專用項目獲獎數目方面位列全國高校第3位,獲得國防科學技術獎總數、授權國防專利和有效國防專利數均位列全國高校第1位。2016年,學校獲得5項國家科學技術獎;2017年,學校獲得9項國家科學技術獎;2018年,學校牽頭獲得6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多項科技成果直接服務國計民生重大項目中。

  號角激昂,北京理工大學承載著光榮與夢想揚帆起航。“延安根、軍工魂”,是鐫刻進北京理工大學的紅色基因;“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徐特立老院長倡導的“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共同鑄就了學校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核。從1940年,在延安誕生為抗戰建國服務,到21世紀的今天,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培養高層次人才;從露天課堂、吃住窯洞,到現代化校區、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以,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努力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和接班人!繼續堅持“四個服務”,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27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時間:2024-07-01 16:0:06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錄取

時間:2024-07-01 15:0:34

高考填志愿待錄取一

時間:2024-07-01 15:0:35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日本国产欧美三级在线 | 曰本AV在线电影精品 |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日本香蕉青青妞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