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威海)王牌專業排名有朝鮮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英語、海洋資源與環境、市場營銷、生物科學、金融學、應用物理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朝鮮語
省級特色專業(12個):朝鮮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英語、海洋資源與環境、市場營銷、生物科學、金融學、應用物理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威海校區創建于1984年,是山東大學與威海市政府聯合共建的多學科、開放式、綜合性大學校區。她的誕生,開創了我國名校異地辦學的先河;她的成長,印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深化改革與科學發展的光輝歷程。
校區現有12個學院和1個教學部,涵蓋文學、藝術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和醫學等八大學科門類,設置37個本科招生專業,可在24個一級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18個一級學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時可在17個一級學科招收博士后,已形成了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等多層次的教育體系。現有全日制統招本科生14100余人,國際學生300余人,博碩士研究生近2300人;教職工近1300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72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63人;博士、碩士生導師500余人。
基礎教學設施完備。圖書館擁有中外文藏書170萬冊,各類中外文電子文獻數據庫200余個,是集文獻服務、知識服務、個性化服務于一體的多類型、多層次、全開放式管理的現代化圖書館,配備查詢、借還、選座等自助設備,建有信息共享空間、學者研討室等功能空間。教學、科研實驗室64個,語音室及公共機房17個,多媒體教室58個,并建有常態化錄播智慧教室137個、研討型智慧教室3個、同聲傳譯實驗室3個、專業課程制作室1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2萬余臺(套),多媒體教室、智慧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1.6萬多個。
在山東大學一體發展框架下,威海校區堅持“一項計劃、兩大戰略、三型校區”的發展規劃,即深入實施“學術提升計劃”,貫徹落實“特色立校戰略和人才強校戰略”,努力建設“異地辦學的示范性校區、堅持特色發展的高水平校區、加強國際合作的開放式校區”,不斷提升校區學術競爭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加快建設成為山東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亮點。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校區現有國家級和省級一流專業25個、一流課程10門、優秀教材15部、優秀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近年來獲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省級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39項。鼓勵學生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軟件創新大賽、電子設計競賽、智能汽車競賽、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挑戰杯”等課外學術科技競賽,近三年獲得國家獎114項,省獎1000余項。
優化科研環境,提升科研實力。校區近三年先后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二期)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山東省社科基金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各類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450余項,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570余項,發明專利授權303件,獲地廳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110余項。科研平臺建設成效顯著,擁有“山東省光學天文與日地空間環境重點實驗室”“山東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海洋微生物菌種保藏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法律方法及立法學研究中心”“山東大學韓國研究備案中心”“山東大學東北亞研究備案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和重點研究基地。智庫平臺建設有序發展,近年來成立國際問題研究院、自貿區研究院等山東大學特色高端智庫,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打造“智庫品牌”,智庫成果服務國家戰略影響力提高。加強與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協同創新平臺的合作建設,在空間科學、智能制造、新材料、海洋牧場以及東北亞區域性研究、海洋經濟-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等方向深度參與國際科研合作。在威海市政府大力協作下,已啟動文登圣經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二期)項目建設,并在此基礎上規
物化生最好的專業排名
時間:2024-05-22 16:0:16醫學類專科最吃香的十
時間:2024-05-13 17:0:11高考就業前景最好的
時間:2024-06-03 08:0:05十大坑專業排行榜
時間:2024-06-03 0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