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潔則流清,行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5、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6、記己有恥。??《論語·子路》
7、見善則遷,見過則改。《周易》
8、躬自厚而薄責于人。——《論語·衛靈公》
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10、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11、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1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3、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破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
1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5、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16、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1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1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19、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21、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傳》
2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24、只要把自愛之心擴大到愛別人,我們就可以把自愛變為美德,這種美德,在任何一個人的心中都是可以找得到它的根底的。——弗洛姆
25、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26、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傳》
27、和最高尚的美德以及最兇狠的狗一樣,最大的仇恨也是默不作聲的。——里克特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卜居》
31、一般地說,精確的審美趣味在于能在許多毛病中發現出一點美,和在許多美點中發現出一點毛病的那種敏捷的感覺。——伏爾泰
32、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4、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5、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3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3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38、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荀子·性惡》
39、虛榮促使我們裝扮成不是我們本來的面目以贏得別人的贊許,虛偽卻使我們把自己的罪惡用美德的外衣掩蓋起來,企圖避免別人的責難。——菲爾丁
40、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夸美紐斯
41、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4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4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44、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45、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46、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
47、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48、勇敢對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種氣質。——鮑斯威爾
49、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50、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
51、人必先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諸。——揚雄《法言·君子》
52、獨柯不成樹,獨樹不成林。——北朝樂府民歌
53、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王勃《上劉右相書》
54、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勸孝歌》
55、當一個人受到公眾信任時,他就應該把自己看作為公眾的財產。——杰弗遜
5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57、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58、輕諾必寡信。??《老子》
5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6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61、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62、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63、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
6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6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66、日新之謂盛德。??《周易·系辭上》
67、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天子》
68、夫人必知禮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讓。——《管子·五輔》
69、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7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71、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72、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7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7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75、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76、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
77、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78、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李白
7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80、改過不吝。??《尚書·仲虺之誥》
81、仁者壽。??《論語·雍也》
8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8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84、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征列傳》
85、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8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7、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2025高考熱點作文素材及解析
時間:2024-05-24 06:0:11高考作文萬能素材積累與運
時間:2024-04-18 09:0:222025高考作文發生的熱點事
時間:2024-04-10 09:0:022025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時事
時間:2024-04-06 0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