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學重點專業有哲學、偵查學、新聞學,其中哲學專業培養具有較強理論思維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一般的方法論原則,能夠對其他的社會和人文學科進行深化研究。
國家特色專業 | 哲學 偵查學 新聞學 |
類別 | 專業名稱 |
---|---|
哲學類(本) | 哲學 |
經濟學類(本) | 經濟學 |
金融學類(本) | 金融學 金融工程 |
經濟與貿易類(本)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法學類(本) | 法學(民商法) 法學(刑事法) 法學(經濟法) 法學(行政法) 法學(國際法) 法學(反恐怖主義法) 法學(行政法學方向) 法學(經濟法方向) 法學(民商法學方向) |
政治學類(本) | 政治學與行政學 國際政治 |
社會學類(本) | 社會學 社會工作 |
公安學類(本) | 治安學 偵查學 偵查學(經偵)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本) | 英語 商務英語 朝鮮語(韓語) |
新聞傳播學類(本) | 新聞學 廣播電視學 網絡與新媒體 編輯出版學 新聞學(法制新聞) |
公安技術類(本) | 刑事科學技術 |
工商管理類(本) | 市場營銷 人力資源管理 審計學 財務管理 |
公共管理類(本) | 公共事業管理 行政管理 勞動與社會保障 |
電子商務類(本) | 電子商務及法律 |
戲劇與影視學類(本) | 戲劇影視文學 廣播電視編導 |
西北政法大學坐落于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現有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經濟學院、商學院、刑事法學院、民商法學院、經濟法學院、行政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反恐怖主義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安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學校是西北地區法學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被譽為政法人才培養國家隊的“五院四系”之一,是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全國法學高等教育“立格聯盟”和西安高水平有特色高校“長安聯盟”的成員單位。
辦學歷史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前身是1937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陜北公學。歷經延安大學、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干部學校、中央政法干部學校西北分校等時期,1958年西北大學法律系成建制調入,組建西安政法學院,后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建校81年來,學校扎根祖國西部,形成了“政治堅定、實事求是、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的老延大優良傳統,鑄就了“嚴謹、求實、文明、公正”的校訓,凝練了“法治信仰、中國立場、國際視野、平民情懷”的育人理念,培養了15萬余名德才兼備、德法兼修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并以“專業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為人誠實”特點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
師資隊伍
學校堅持學者為先,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1000余人,其中有高級職稱教師近500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20余人;有獲得三秦學者等省級人才項目支持和陜西省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的教師50余人。學校積極推行青年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制度,受到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委的高度評價。學校擁有一支由著名學者、實務專家組成的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隊伍。
本科教育
學校堅持以本為本、質量立校。從1958年起,開始本科教育,迄今有60年的本科教育歷史。現有32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法學等12個專業入選陜西省“一流專業”建設或培育項目。哲學、偵查學、新聞學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法學、新聞學入選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學校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承擔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層法律人才等全部3個類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任務,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國家級創新實驗區。建有7個實驗實訓中心,法學實驗實訓中心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對學生大學四年的生活、學習、深造、就業等予以全面的指導幫助。構建涵蓋“法治文化活動”“學生學術活動”“紅色基因傳承與人文藝術活動”“創新創業和就業指導活動”“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等6個版塊的高水平有特色的第二課堂活動體系,為培養“德法兼修、理實并重”的法治人才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西北政法大學教務管理系統入口https://jwc.nwupl.edu.cn/
2020年西北政法大學錄取結果查詢網址入口及錄取結果公布時間
2020年西北政法大學錄取查詢入口,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網址登錄
天津高考成績查詢方式
時間:2023-09-17 14:0:01內蒙古高考成績查詢
時間:2023-09-21 00:0:03濰坊有多少所大學,濰
時間:2023-09-19 18:0:25舟山有多少所大學,舟
時間:2023-09-20 2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