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2、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杜甫《為農》
3、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詩》
4、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詠田家》
5、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操《蒿里行》
6、寸寸山河寸寸金。——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7、宰?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8、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9、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
10、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孔夷《南浦·旅懷》
11、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12、大家齊唱大風歌。——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1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14、銜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間不肯言。——汪遵《息國》
15、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6、余亦赴京國,何當獻凱還。——孟浩然《送陳七赴西軍》
17、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18、猛將謀臣徒自貴,蛾眉一笑塞塵清。——汪遵《詠昭君》
19、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子蘭《秋日思舊山》
20、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隱《隋宮》
21、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詠煤炭》
22、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23、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
2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5、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26、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27、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曲》
28、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9、莫避春陰上馬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30、梅似雪,柳如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31、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王守仁《元夕二首》
32、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
33、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3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35、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36、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7、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38、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髓九京。——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39、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40、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41、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2、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3、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4、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陸游《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45、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46、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7、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48、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49、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50、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查慎行《三閭祠》
51、國仇未報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何香凝《贈別廖仲愷》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別
時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間:2023-09-15 11:0:09感動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