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經濟欠發達,但卻擁有得天獨厚的中醫藥資源;谶@樣的省情,新一輪醫改啟動之初,我省便確定了“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基礎的問題,用盡可能少的費用維護居民健康,走中醫特色的甘肅醫改之路”。
提高中醫床位補貼,減低中醫院起付線,提高中醫報銷比例,符合條件的中藥院內制劑可在全省調劑使用,農合病人在基層看中醫、吃中藥全額報銷等,隨著一系列扶持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措施相繼落地,曾經衰落的中醫藥事業如今在甘肅日益振興起來,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也日益凸顯,惠及更多的城鄉群眾。
【說話】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
醫改5年,經濟欠發達的甘肅亮點頻出,思路創新、體制創新、政策創新、方法創新,醫療控費成效顯著,醫改多項任務指標位居全國前列,中醫藥特色已成為甘肅醫改的“名片”。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此外,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找準適合甘肅發展的路子,是促成甘肅醫改事半功倍的關鍵。
甘肅自然條件差、經濟總量小、財政收入少、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無法借鑒發達地區以公共財政投入為支撐的醫改模式。因此,醫改啟動之初,甘肅結合省情,確定了中西醫并重、走具有中醫藥特色的醫改之路。
5年的醫改進程中,甘肅始終著眼于盤活利用現有的人才、設備、資金等醫療資源,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同時,緊緊圍繞事關城鄉居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加大監管、控費力度,推廣惠民便民措施,加強政策支撐,統籌推進各項改革,切實夯實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基礎,彰顯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基層醫療機構運行新機制逐步建立起來,城鄉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
5年的醫改實踐證明,路子走對了,小財政也能辦好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