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不鑿不通,人不學不懂。
2、學知識博古通今,學哲學知地通天。
3、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我延。
4、"書籍漸富,歷代學者之著述,汗牛充棟",非一人財力能盡致,亦非一人精力能遍覽。"故不可不擇其有益于我者而讀之。"讀無益之書,與不讀等,修學者宜致意。——蔡元培
5、讀,不能"一旦數行地囫圇吞棗""隨讀隨忘",非慢慢咀嚼不可,下一番切實的苦功夫,咬文嚼字,一字一句地"求甚解"。讀書不能"只憑自己的狹隘的興趣",要博覽,要多讀。——朱自清
6、"史書"絕不是"死書"。歷史是一門活的科學,沒有過去,哪有現在,不了解現狀,怎能展望將來。研究現狀也就是研究當代史,古代史、近代史當然要研究,但現狀更重要。——姚楠
7、凡讀書須識貨,方不錯用功夫。——陸世儀
8、善讀書者,日攻日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鄭燮
9、我的讀書方法是博覽與專修相結合,博覽常采取瀏覽方法,增廣見聞;專修時則集中攻讀作卡片筆記,迄今已積累卡片一萬余張,筆記二百萬字左右。歸納起來:"博觀之日,專門之的,勤奮之功,空靈之氣。四者兼備,成功之秘。"——鮑昌
10、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譬之富家居積:看書則在外貿易,獲利三位者也;讀書則在家慎守,不輕花費者也。譬之兵家戰爭,看書則攻城略地,開拓土宇者也;讀書則深溝堅壘,得地能守者也。看書與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讀書與"無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廢。——曾國藩
11、不智慧的人不懸空揣測,不完全肯定、不拘泥固執,不自以為是。
12、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13、志當高遠腳踏實地。——楊子渝
14、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 ——清:朱用
1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作者:韓愈
16、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
17、讀死書是害己,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并不見得好。——佚名
18、孔子圣人,其學必始于觀書。
19、只有知識才能構成巨大的財富的源泉,既使土地獲得豐收,又使文化繁榮昌盛。〔法國〕左拉:《真理》
20、在我們懶惰的人看來,都以為省出來的時間,只是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還要讀書。省出來的時間愈多,就是讀書的時間愈多,使工不誤讀,讀不誤工,工讀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釗)《李大釗選集》
21、書是人類的朋友,愛護書籍就是關愛朋友。
22、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佚名
23、富蘭克林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
24、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25、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
26、只有注重過程,才有美好的結果。
27、讀書: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28、讀書于猶如運動之于身體,運動使人健壯,讀書使人賢達。——愛迪生
29、教學論必須詳細規定需將大量知識組織起來的方式,從而使學習者易于掌握。
30、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知識,頭腦就要枯竭。作者:高士其
31、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3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3、認真讀書,成就未來。
34、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陸九淵
35、好書的灼爍高出星星。——俄羅斯諺語
36、可以或許攝取須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許多的人更康健,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許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亞里斯
37、用心讀書,是為了制止成為不頂用的人。 ——[尼]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38、古今來很多世家,無非行善。天地間第一人品,照舊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