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書猶藥也,善讀之能夠醫愚。——劉向
2、讀書是人生的起點,實踐是人生的過程,創新是人生的結晶。
3、書籍中有些并非為讀者能有所收獲而寫的,而是作者想夸耀自己的才學而寫的。
4、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只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需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讀時不可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而應具體思考推敲才行。——培根
5、古人把書籍稱為"書田""經畬"之類是拿耕種來比讀書,必須"三時不害",然后可望五谷豐登。——王力
6、讀書首先讀書的序例、序文和凡例。過去我們有個壞習慣,以為看正文就行了,序例可以不看。其實序例里有很多好東西。序例常常講到寫書的綱領、目的。替別人作序的,還講書的優點。凡例是作者認為應該注意的地方。這些都很好,而我們常常忽略。——王力
7、讀書要敢于提出問題來研究,不要為書所拘。要有批判力。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不要把腦袋僅僅當成倉庫,讀死書,死讀書。要逐漸對書讀出自己的獨立評價和見解。不少人書是讀得不少,可就是提不出自己的看法……要逐漸形成讀書、觀察、思考、鉆研、創新的過程。——溫元凱
8、讀書做筆記,尤其是精讀書做筆記,雖然是笨工夫,但以我的體會,對致用是極為有益的。不僅對加強記憶十分有效,而且對鍛煉思維、組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有很大幫助。精讀書做筆記,特別是縮編式的筆記,即通過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復述一遍書籍的內容,還要發現原書作者的治學方法。——啊滿子
9、人生的經驗有直接的和間接的,間接的經驗主要從書本中得來。我們不可能每事親為,所以要重視從書中得到的經驗。
10、凡事須三思而行,在困難中找出路。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2、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 ——[英]培根
13、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字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
14、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15、富蘭克林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美國)富蘭克林
16、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謝逸
17、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 作者:伊薩克·巴羅
18、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作者:呂不韋
19、一個人想聰明,得多念書,正派的書固然好,壞的魔道書也好,念的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書都念過,才能找到好書。
20、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21、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佚名
22、發奮識辨天下字,勵志讀盡人間書。
2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24、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25、讀書是一縷清幽的燈光,從輕盈的書頁照亮心靈的眸子,逗起了幾分智慧的愉悅,閃爍著幾分寧靜的光輝。——楊義
26、書籍陶冶情操。——佚名
27、飯可以一不吃,覺可以一不睡,書不可以一不讀。
28、人們都說現在決定未來,其實真正地是未來決定現在。
29、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
30、學習和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曾國藩
31、書是人類靈魂的窗戶,書是知識無盡的源泉。
32、知古不知今,謂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33、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了血液,身體就會衰弱;人缺少知識,頭腦就要枯竭。作者:高士其
34、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出處:對聯集錦
35、要掌握書,莫被書掌握。——[英]布爾沃
36、書籍是巨大的力量。——[俄]列寧
37、書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愉悅,也是繁榮的裝飾和危難的避難所,慰人心靈。在家庭成為愉悅的種子,在外也不致成為障礙物,但在旅行之際,卻是夜間的伴侶。——西塞羅
38、成功是一本書,自信是它的第一頁。
39、讀書未必是好事。讀好書——才真正受益。
40、書,成功之源泉,人生之火焰,心靈之繁花。
41、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陶行知
42、學者觀書,每見每知新意則學進矣。——張載
43、假如有人錯過時機,多數不是時機沒來,而是因為時機過來時,沒有一伸手抓住它。——佚名
44、求知是人類的天性。——亞里士多德
45、我閱讀關于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要領,是先求得該題目標膚表的看法,先欣賞很多頁和許多幾何章,然后才從新從頭讀起,以求得到緊密的智識。我對該書的終末,就分明它的起音。這是我所能先容給你獨一正解的要領。——狄慈根
46、觀書亦須從新循序漸進,可以淺深難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詳密。 ——朱熹
47、種下一種本性,收獲一種運氣。
48、厚積薄發,用藝術映照糊口,噴薄欲出,讓打動充溢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