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wǎng) > 好好學習 > 正文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2、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4、婿為燕國王,身被詔獄加。——李白《秦女休行》
5、關山萬里作雄行。——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6、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7、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8、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屈原《國殤》
9、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10、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11、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李商隱《茂陵》
12、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少年行四首》
13、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14、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趙鼎《寒食》
15、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16、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17、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陸游《金錯刀行》
18、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
19、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yǎng)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20、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21、龍虎方交爭,七國并抗衡。——張華《游俠篇》
22、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
23、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24、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5、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于鵠《題鄰居》
26、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黃庭堅《水調(diào)歌頭·落日塞垣路》
27、漢家天子鎮(zhèn)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28、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9、屈伸煙霧里,低舉白云中。——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30、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31、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孔夷《南浦·旅懷》
32、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33、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34、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李白《秦女卷衣》
35、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36、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37、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張元干《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38、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39、家國興亡身獨存,玉容還受楚王恩。——汪遵《息國》
40、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陸游《讀書》
41、天與三臺座,人當萬里城。——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2、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吳潛《滿江紅·送李御帶珙》
43、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髓九京。——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
44、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45、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曹操《薤露》
46、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7、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48、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49、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許渾《咸陽城東樓》
50、愁損辭鄉(xiāng)去國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51、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52、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53、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辛棄疾《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54、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55、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屈原《國殤》
56、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
57、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李白《西施》
58、所賴今天子,漢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詩》
59、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60、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空林。——鄭思肖《二礪》
61、天相漢,民懷國。——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62、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3、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64、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65、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66、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67、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環(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68、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鄭畋《馬嵬坡》
69、鄭國游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李頎《送陳章甫》
70、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1、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72、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73、此地曾經(jīng)翠輦過,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銷南國美人盡,怨入東風芳草多。——劉滄《經(jīng)煬帝行宮》
74、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蘇軾《念奴嬌·中秋》
75、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唐寅《把酒對月歌》
76、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77、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于謙《岳忠武王祠》
78、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查慎行《三閭祠》
79、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80、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81、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貳處,登庸裴度。——李綱《念奴嬌·憲宗平淮西》
8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3、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酒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84、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85、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86、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87、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凄涼,剩粉余紅。——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88、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89、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屈原《國殤》
90、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屈原《國殤》
91、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適合新手做的小生意 最適合
時間:2024-02-23 09:0:18高中同學聚會的七律詩摘抄
時間:2023-09-14 14:0:04老同學聚會感言七律詩詞有
時間:2023-09-16 14:0:39同學聚會感言的七律詩大全
時間:2023-09-21 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