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寧夏師范學院王牌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
自治區級高校特色專業:人文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英語等
自治區級質量工程特色專業:應用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英語教育、漢語言文學(教育)
寧夏重點建設學科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門史、基礎數學
2、寧夏師范學院專業排名(按推薦人數排名)
1 | 語文教育 | 4.0(37人) |
2 | 護理 | 4.5(26人) |
3 | 臨床醫學 | 4.6(25人) |
4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4.3(24人) |
5 | 綜合文科教育 | 4.3(24人) |
3、寧夏師范學院專業排名(按推薦指數排名)
1 | 初等教育 | 4.9(15人) |
2 | 美術教育 | 4.7(20人) |
3 | 臨床醫學 | 4.6(25人) |
4 | 藥學 | 4.6(13人) |
5 | 護理 | 4.5(26人) |
寧夏師范學院坐落于寧夏南部六盤山下歷史名城——固原市,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管理,是寧夏唯一的師范類本科院校。
學校前身為1975年建立的六盤山大學,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時任固原地委副書記胡啟立任六盤山大學籌備小組組長、黨的核心領導小組組長。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六盤山大學基礎上建立固原師范專科學校,1994年更名為固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寧夏師范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2012年獲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2013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成為寧夏首所師范生公費教育試點學校。2016年成為寧夏首批整體應用轉型試點高校、自治區“西部一流”學科建設單位,獲批外國留學生招生資質。2018年,獲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自治區高水平本科教育試點學校、自治區“互聯網+教育”重點建設單位、自治區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學校,是“三北”地區高師院校協作會議成員單位、全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成員單位。
建校40多年來,學校深深扎根寧夏南部山區,以服務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幾代寧師人恪盡職守,風雨兼程,誨人不倦,薪火相傳,大力弘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堅持“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辦學傳統和“開放辦學、內涵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辦學理念,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校訓,倡導“勤奮、求是、創新、奉獻”的校風,“敬業愛生、博學力行”的教風和“勤學善思、知行合一”的學風,為寧夏及周邊地區累計培養各類人才40000余名,被譽為“六盤山下人才基地,寧南山區教師搖籃”。
學校現有古雁、文苑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928434.16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20752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59900平方米。實驗樓面積25218.8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994萬元。圖書館館藏中外紙質圖書81.94萬冊,生均圖書擁有量105冊,紙質報刊1057種,電子圖書86.5萬種,擁有國內主要網絡資源及數據庫。《寧夏師范學院學報》面向全國公開發行,是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學校現有教學單位12個、科研單位2個、直屬單位4個、黨群行政單位18個。有中國語言文學、化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36個本科專業,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不同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有自治區“西部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重點實驗室1個,寧夏“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1個、重點學科3個,自治區技術創新中心2個,自治區高校科技創新平臺2個、培育平臺1個,自治高校新型智庫1個。有校級重點學科17個、研究(工程)中心6個、產學研合作育人基地7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
山東高考志愿96個平
時間:2024-06-15 09:0:04安徽高考志愿填報流
時間:2024-06-15 09:0:02安徽高考提前批和普
時間:2024-06-15 09:0:24往年招不滿人數的大學有哪
時間:2024-06-13 0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