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高考大數據 > 正文

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學

更新:2023-09-24 09:31:48 高考升學網

很多家長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學,但是如果想報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對如何選擇大學和高考志愿錄取規則與錄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報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方法,數據+方法,才可以將志愿報好。本文李老師根據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篩選出了高考600分能上的具體大學名單。

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學

一、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學

高考考600分能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電影學院、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東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保定)、中國海洋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

高考Ai志愿助手:網站功能數據最全的網站,系統功能比較齊全,內含20余個功能模塊,從分數錄取到院校專業介紹,涵蓋全部填報篩選大學的功能組,為考生及家長節約篩選時間,通過高考志愿智能推薦、志愿咨詢、前輩觀點等板塊,高考考生可以進一步明確自身的高考目標院校。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近三年高考600分能上的大學名單表

序號 大學名稱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數 最低位次 公辦/民辦/本科/? 院校類型
1 哈爾濱工業大學 北京 2022 607 7704 公辦/本科 理工
2 西北工業大學 北京 2022 607 7704 公辦/本科 理工
3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辦/本科 醫藥
4 中南大學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辦/本科
5 重慶大學 北京 2022 610 7296 公辦/本科
6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2022 592 9842 公辦/本科 語言
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2022 591 9990 公辦/本科 理工
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辦/本科 理工
9 華中師范大學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辦/本科 師范
10 華中師范大學 北京 2022 608 7567 公辦/本科 師范
11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2 594 9542 公辦/本科 理工
12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辦/本科 理工
13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2022 604 8125 公辦/本科 農林
14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辦/本科 民族
15 西南財經大學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辦/本科 財經
16 西南財經大學 北京 2022 605 7981 公辦/本科 財經
17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022 596 9260 公辦/本科 理工
18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022 598 8957 公辦/本科 理工
19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辦/本科 藝術
20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 2022 604 8125 公辦/本科 藝術
21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 2022 606 7851 公辦/本科 藝術
22 蘇州大學 北京 2022 609 7421 公辦/本科
23 南京師范大學 北京 2022 599 8799 公辦/本科 ,師范
24 南京師范大學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辦/本科 ,師范
25 東北大學 北京 2022 608 7567 公辦/本科 理工
26 東北大學 北京 2022 608 7567 公辦/本科 理工
27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北京 2022 596 9260 公辦/本科 理工
28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辦/本科 理工
29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 2022 592 9842 公辦/本科 理工
30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 2022 595 9405 公辦/本科 理工
31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 2022 608 7567 公辦/本科 理工
32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2 597 9101 公辦/本科
33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2 600 8671 公辦/本科
34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2 609 7421 公辦/本科
35 華東理工大學 北京 2022 608 7567 公辦/本科 理工
36 北京大學醫學部 北京 2021 609 6754 公辦/本科 醫藥
37 西北工業大學 北京 2021 599 8145 公辦/本科 理工
38 四川大學 北京 2021 603 7612 公辦/本科
39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2021 597 8453 公辦/本科 醫藥
40 重慶大學 北京 2021 606 7185 公辦/本科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辦/本科 理工
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2021 610 6621 公辦/本科 理工
43 吉林大學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辦/本科
44 華中師范大學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辦/本科 師范
45 華中師范大學 北京 2021 606 7185 公辦/本科 師范
46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1 591 9357 公辦/本科 理工
47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辦/本科 理工
48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1 603 7612 公辦/本科 理工
49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辦/本科 理工
50 上海大學 北京 2021 608 6880 公辦/本科
51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辦/本科 農林
52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辦/本科 民族
53 西南財經大學 北京 2021 606 7185 公辦/本科 財經
54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 2021 608 6880 公辦/本科 政法
55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021 597 8453 公辦/本科 理工
56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辦/本科 理工
57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021 605 7324 公辦/本科 理工
58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 2021 606 7185 公辦/本科 藝術
59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 2021 607 7025 公辦/本科 藝術
60 蘇州大學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辦/本科
61 南京師范大學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辦/本科 ,師范
62 東北大學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辦/本科 理工
63 東北大學 北京 2021 606 7185 公辦/本科 理工
64 東北大學 北京 2021 606 7185 公辦/本科 理工
65 東北大學 北京 2021 609 6754 公辦/本科 理工
66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北京 2021 590 9507 公辦/本科 理工
67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辦/本科 理工
68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辦/本科 理工
69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 2021 610 6621 公辦/本科 理工
70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1 593 9042 公辦/本科
71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1 593 9042 公辦/本科
72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1 595 8752 公辦/本科
73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1 607 7025 公辦/本科
74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1 607 7025 公辦/本科
75 西北工業大學 北京 2020 607 8094 公辦/本科 理工
76 四川大學 北京 2020 605 8400 公辦/本科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2020 603 8713 公辦/本科 理工
78 吉林大學 北京 2020 610 7628 公辦/本科
79 華中師范大學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辦/本科 師范
80 華中師范大學 北京 2020 602 8885 公辦/本科 師范
81 華中師范大學 北京 2020 605 8400 公辦/本科 師范
82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辦/本科 理工
83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0 598 9530 公辦/本科 理工
84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0 604 8571 公辦/本科 理工
85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0 606 8263 公辦/本科 理工
86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0 607 8094 公辦/本科 理工
87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北京 2020 609 7806 公辦/本科 理工
88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2020 606 8263 公辦/本科 農林
89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2020 609 7806 公辦/本科 民族
90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020 601 9065 公辦/本科 理工
91 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020 610 7628 公辦/本科 理工
92 南京師范大學 北京 2020 603 8713 公辦/本科 ,師范
93 東北大學 北京 2020 608 7941 公辦/本科 理工
94 東北大學 北京 2020 608 7941 公辦/本科 理工
95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北京 2020 592 10510 公辦/本科 理工
96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 2020 598 9530 公辦/本科 理工
97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 2020 601 9065 公辦/本科 理工
98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 2020 608 7941 公辦/本科 理工
99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0 592 10510 公辦/本科
100 中國海洋大學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辦/本科
2023年新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學物理
2023年新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學
2023年新高考600分能上什么大學歷史
2023年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大學文科
2023年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大學理科
2023年新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大學歷史
2023年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大學
2023年新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大學物理
2023年新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大學
2023年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公辦本科大學文科
2023年新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公辦本科大學物理
2023年高考600分可以上什么公辦本科大學理科

高考志愿填報:選報[新增專業]四大秘訣

何謂新增專業

對新增專業可以從兩種情況來判斷:

一種是“國家新增專業”,也就是以前高校從未開設,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開設的專業。如,2011年國家新增的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如“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等。

另外一種是指,某高校新增專業。也就是說,某專業以前就有高校開設,只是對于某個學校來說從來沒有開設過,現在新增加了,稱之為“高校新增專業”.例如,北京理工大學自2013年開始招生的本科新增專業“西班牙語”這就可以稱為北理工的新增專業,而以前西班牙語專業在北語、北大等一些院校都已開設的多年。

報考新增專業的顧慮

國家新增專業和高校新增專業是不同的,各有特性,但也有共性。從反饋來看,考生家長對報考新增專業一般存在一些顧慮。

一是沒有往年報考數據做參考。

考生家長在面對第一年招生的新增專業時都會遇到沒有往年數據做參考的問題。沒有參考數據報考時往往會覺得心里就沒底。

二是對所報學科專業缺乏了解。

尤其是國家新增專業,考生家長甚至從來沒有見到過這個專業名稱,更別提弄清它學的是什么,對未來發展和就業沒有準確的預期,擔心畢業后找不到工作。

這些顧慮都很有道理,所以,在報考新增專業時一定要考慮、慎重選擇。

選報新增專業小秘訣

1.以個人興趣和定位為出發點

選擇新增專業一定要從個人定位和興趣出發。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是了解對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專業沒有往年報考數據做參考的情況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機,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這一原則。

很多人光聽專業名稱感覺炫目、誘人就選擇報考,往往容易出現偏差?忌议L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報專業的主要課程、培養目標、人才需求狀況、畢業后的工作情況、工資待遇、發展趨向等眾多問題。這一點對于選擇國家新增專業的考生尤為重要。如果經過考察,某一專業真的是你興趣所在,所學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長,畢業后從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氣質性格比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選專業的范疇。

2.選報時參考整體專業平均值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的高校新增專業錄取分數很高,有的則錄取分數比較低,這是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是不管怎樣,新增專業的錄取分數都應該在開設院校提檔分數線之上,這是不會變的。所以,考生家長一定要參考所報院校整體專業錄取分數段的平均值,你的分數最好能在平均段偏上的位置,這樣才能提高錄取幾率。

如果學校開設的專業比較多,那么可以看看該校是否開設過和新增專業相近的專業或學科類,查看這些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情況,取中間段分數作為參考。

3.選擇有相關強勢專業的院校

當同一個新增專業不同院校都有開設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選呢?一般來說,如果新增專業與學校的辦學特色相對應,那么其專業實力是會具有一定的優勢的。排除一些跟風開設的專業外,很多新增專業都是從原有優勢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和發展條件。

還有不少國家新增專業是典型的交叉學科,一個專業可能涉及多個領域。如物聯網專業,就涉及到電子專業、計算機專業、測控專業、通信專業、軟件等多方面專業知識。當你對某個專業一無所知時,其實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領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圍,在專業相同,院校需要多選一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那些本身在某一領域就有學科特色和優勢的院校。

還以物聯網為例,和物聯網聯系比較緊密的有計算機和通訊專業,報考時就可以找計算機專業或者通訊專業實力強的學校。

4.選擇相近專業“曲線救國”

確實像很多考生家長顧慮的那樣,新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趨勢沒法準確把握。但這也要分別來看,對于“高校新增專業”來說,雖然新增某專業的高校無數據可查,但是,其他同層次開設了該專業高校的錄取、報考、就業等數據完全可以借來參考。只要慎重選擇學校就可以了。

而國“家新增專業”可能沒有任何數據作為參考,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既然國家開設了這個專業,說明未來國家需要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發展空間還是有的。但是需要時間,可能學生都畢業了這個行業依然沒有成熟的市場。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好某個新增專業或有志于這個領域,又舉棋不定的時候,完全可以選擇先從其他相關、相近專業的基礎學科或交叉學科著手,搞一下“曲線救國”.

目前,高等學校培養人才基本上都是寬口徑、厚基礎,本科階段更偏向于打基礎、通識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因此選擇一個基礎方向學精、學專,未來可以從事更高端領域的工作及研究,既不影響就業,轉專業也會比較容易。因為好的基礎才是專業發展的支持。

平行志愿投檔潛在風險與認識誤區

平行志愿投檔模式

投檔遵循“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先分科類將考生投檔分按照事先確定的排序規則排出一個位次(第1名、第2名、第3名……第n名),然后依據位次順序對考生逐一檢索,考生A、B、C、D等若干個平行志愿中滿足投檔條件的,按最靠前的志愿院校投檔。

平行志愿投檔潛在風險與認識誤區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緩解了考生填報志愿的壓力,但并不是說這種模式沒有風險。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風險,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長的重視。

第一,正常落榜的風險依然存在。第二,專業志愿不愿意調劑。第三,定位不準排序不慎重風險。第四,梯度不合適的風險。

從往年填報指導來看,眾多考生和家長主要有以下錯誤認識。

誤區一:志愿沒有先后

實際上,考生個人志愿平行之中不是平等關系,暗藏著先后順序。當考生滿足多所學校投檔條件時,要按A、B、C、D(E、F)的順序對考生志愿進行檢索,一旦檢索到有符合條件的高校,不再對其后志愿檢索。

誤區二:可以一檔多投

事實上,平行志愿是一檔一投,考生每批次填報的幾個平行志愿,最多只能投檔一次,投檔一所院校。在某一批次的錄取過程中,考生投檔后如果因專業不當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檔,則不會再投檔,而是需要參加征求志愿。

誤區三:沒有退檔風險

實際上,各批次招生院校在錄取時是按各自招生規模分別設置一定的投檔比例,且投檔比例大多大于其計劃招生數,當考生的實際成績與志愿填報的高校的實際要求專業成績有差距時,投檔后會被退檔。

誤區四:同批次先后錄取

在實際錄取中,所有批次投檔檢索是同時投出去的,各校錄取也是同時進行的。當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檔后,只能進入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投檔環節。

優志愿高考志愿填報模擬系統,是專為高考學生解決“高考成績分析、大學專業代碼查詢、模擬志愿填報、大學排名等”問題的優秀分析系統,同時可以為高考提供專業參考。

三、高考600分能上的大學簡介

1、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地處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是中國政府創辦的第一所西醫院校,是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的高等學校之一,具有百年歷史,集教學、科研、醫療為一體,學科覆蓋醫學門類中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技術、中西醫結合以及理學、工學、教育學、哲學、文學等門類的部分學科。教學貫穿了本科、研究生及繼續教育全過程,F有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點,77個二級學科點),9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點,81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設有5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醫學人文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院、4家共建醫院和15家教學醫院,承擔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實習任務,并向社會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共有在校學生99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89人、碩士研究生2568人、本科生4039人

2、重慶大學: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性大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學校創辦于1929年,在20世紀40年代就發展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的國立性大學。經過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成為國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屬的、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大力發展人文社科類學科專業,促進了多學科協調發展,逐步發展為性研究型大學。1998年,學校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5月,原重慶大學、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茖W校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重慶大學。2001年,學校成為“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4年,學校被確定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涵蓋理、工、經

3、吉林大學: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性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學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84年成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學之一,1995年首批通過國家教委“211工程”審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2004年被批準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學校,2017年入選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00年,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并組建新吉林大學。2004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轉隸并入。學校學科門類齊全,下設51個教學單位,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3大學科門類;有本科專業139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

4、上海大學: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性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正規大學。學?朔N種困難,艱難辦學,吸引四方熱血青年影從云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匯聚、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贏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黃埔”“北有五四時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時期的上大”的美譽。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關心學校建設,或擔任校董,或舉賢任能,或指導工作。于右任、瞿秋白、鄧中夏、邵力子、陳望道等領導學校發展,或延攬人才,或規劃學科,或執掌教務。以瞿秋白、鄧中夏、蔡和森、張太雷、惲代英、任弼時、施存統、蕭楚女、沈雁冰、田漢、蔣光慈等為代表的“紅色教授”則積極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上海大學成為革命青年向往的“東南革命最高學府”。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踐行“養成建國

5、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保ˋ類)。學校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學校創建于1924年,歷經私立青島大學、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等辦學時期,于1959年發展成為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性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學校有嶗山校區、魚山校區和浮山校區3個校區,占地2400余畝,正在建設西海岸校區。設有21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中心,F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碩士研究生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外國留學生700余人。教職工3698人,其中專任教師1884人,博士生導師505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693

最新圖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時間: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時間:2023-09-24 10:0:23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色午夜日本高清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第1页亚洲 | 欧美一级日韩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