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子、原子、中子。電中性可以指溶液中電解質正負離子平衡,整體溶液向外不表現帶電的屬性,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東西不帶電。其原因是正負電荷互相匹配,原子就會變為離子,但它的元素性質不會發生改變。溶液中,電解質正負離子平衡,整體溶液向外不表現帶電的屬性。
1948年,鮑林提出電中性原理,進一步完善了價鍵理論。該原理指出,在形成一個穩定的分子或配離子時,其電子結構是竭力設法使每個原子的凈電荷基本上等于零(即在-1到+1范圍內)。電中性原理的提出,對配合物的穩定性,特別是形成零價或-1價的低價態金屬配合物的穩定性作出了較好的解釋。
①分子;②原子;③質子;④原子核;⑤中子;⑥電子.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⑥
答案:B.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