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馬是瞻不是成語,應為馬首是瞻。首:頭;是:指示代詞;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后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出自于《左傳?襄公十四年》。
釋義:原指作戰時士卒看主將的馬頭行事。后比喻服從指揮或依附某人。
語出:《左傳?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
正音:瞻;不能讀作“zhàn”。
辨形:瞻;不能寫作“詹”。
近義:唯命是從,亦步亦趨
反義: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春秋時期,秦國十分強大,常欺負那些弱小的諸侯國。引起了眾諸侯國的強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晉悼公聯合了其他諸侯國,組成聯軍去攻伐秦國。
諸侯聯軍的是晉國的中軍帥荀偃。他原先估計,秦國得知諸侯聯軍來進攻,肯定會驚慌失措,戰爭很容易取勝。沒想到聯軍內部各懷異志,并不齊心,士氣也很低落,秦國得知這些情況,所以一點也不怕,根本就沒有求和的表示。秦軍還在涇河的上游放毒,毒死了不少聯軍的士兵。
看到這種情況,荀偃就想早點發動總攻,他向聯軍將領發布命令說:天亮雞一叫,我們就準備出發,各軍都要拆掉土灶,填平水井,以便布陣。作戰時,大家都看著我的馬頭來行動,我指向哪里,大家就奔向哪里。
荀偃手下的將領聽了他的話,覺得他太專橫了,很反感。下軍帥欒?說:晉國從來就沒有下過這種命令。你要向西去打秦國,那你自己去吧,我的馬頭可要向東,回到我們晉國去。
其它諸候國的將領看到晉國的將領帶兵回國,也紛紛撤回自己國家去了。全軍頓時不戰自亂,荀偃眼看無法挽回,也只好狼狽地撤軍了。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