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31分可以上什么大學,但是如果想報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對如何選擇大學和高考志愿錄取規則與錄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報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方法,數據+方法,才可以將志愿報好。本文李老師根據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篩選出了高考531分可以上上的具體大學名單。
高考考531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揚州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中國戲曲學院、溫州醫科大學、上海海事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
高考Ai志愿助手:網站功能數據最全的網站,系統功能比較齊全,內含20余個功能模塊,從分數錄取到院校專業介紹,涵蓋全部填報篩選大學的功能組,為考生及家長節約篩選時間,通過高考志愿智能推薦、志愿咨詢、前輩觀點等板塊,高考考生可以進一步明確自身的高考目標院校。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公辦/民辦/本科/專科 | 院校類型 |
---|---|---|---|---|---|---|---|---|
1 | 南京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2 | 521 | 21870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2 | 中國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2 | 526 | 20768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2 | 528 | 2056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 | 南京審計大學 | 北京 | 2022 | 523 | 21481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5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北京 | 2022 | 524 | 21125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6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北京 | 2022 | 532 | 19645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7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北京 | 2022 | 529 | 20350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8 | 浙江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27 | 2076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9 | 浙江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2 | 528 | 2056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10 | 武漢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2 | 537 | 1901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1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2 | 533 | 19644 | 公辦/本科 | ||
12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2 | 536 | 19191 | 公辦/本科 | ||
13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2 | 540 | 18449 | 公辦/本科 | ||
14 | 天津財經大學 | 北京 | 2022 | 529 | 20350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15 | 天津財經大學 | 北京 | 2022 | 541 | 18261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16 | 江西財經大學 | 北京 | 2022 | 540 | 18449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17 | 中國戲曲學院 | 北京 | 2022 | 529 | 20350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18 | 中國戲曲學院 | 北京 | 2022 | 532 | 19817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19 | 溫州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2 | 533 | 19644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20 | 上海海事大學 | 北京 | 2022 | 527 | 2076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1 | 西安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2022 | 523 | 21481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22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21 | 2187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3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21 | 2187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4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22 | 2167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5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26 | 2094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6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2022 | 527 | 2076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7 | 廣東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32 | 1981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28 | 南京林業大學 | 北京 | 2022 | 533 | 19644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29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34 | 18580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0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39 | 17770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1 | 天津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31 | 19062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2 | 南京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25 | 2011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3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526 | 1993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4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北京 | 2021 | 529 | 19385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35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北京 | 2021 | 538 | 17926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36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北京 | 2021 | 540 | 17575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7 | 上海電力大學 | 北京 | 2021 | 535 | 1842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38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 | 2021 | 540 | 17575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39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北京 | 2021 | 521 | 20782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40 | 南方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36 | 18248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41 | 浙江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22 | 2061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42 | 重慶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41 | 17425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43 | 安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33 | 18768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44 | 浙江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21 | 20782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5 | 浙江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30 | 1920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6 | 武漢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1 | 532 | 1891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47 | 寧波大學 | 北京 | 2021 | 540 | 17575 | 公辦/本科 | ||
48 | 湘潭大學 | 北京 | 2021 | 531 | 19062 | 公辦/本科 | ||
49 | 湘潭大學 | 北京 | 2021 | 535 | 18426 | 公辦/本科 | ||
50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1 | 525 | 20111 | 公辦/本科 | ||
51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1 | 527 | 19742 | 公辦/本科 | ||
52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1 | 534 | 18580 | 公辦/本科 | ||
53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1 | 535 | 18426 | 公辦/本科 | ||
54 | 天津財經大學 | 北京 | 2021 | 525 | 20111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55 | 中國戲曲學院 | 北京 | 2021 | 522 | 20619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56 | 中國戲曲學院 | 北京 | 2021 | 532 | 18911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57 | 溫州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1 | 521 | 20782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58 | 河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531 | 19062 | 公辦/本科 | ||
59 | 河南大學 | 北京 | 2021 | 531 | 19062 | 公辦/本科 | ||
60 | 西安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2021 | 527 | 19742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61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25 | 2011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2 | 杭州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1 | 521 | 20782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63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2021 | 539 | 1777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4 | 南京林業大學 | 北京 | 2021 | 526 | 19932 | 公辦/本科 | 農林 | |
65 | 西安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1 | 539 | 1777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6 | 首都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36 | 20448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67 | 中國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38 | 2010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6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北京 | 2020 | 522 | 2325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6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北京 | 2020 | 526 | 2247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0 | 南京審計大學 | 北京 | 2020 | 527 | 22273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71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北京 | 2020 | 539 | 19928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72 | 上海電力大學 | 北京 | 2020 | 537 | 2028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3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北京 | 2020 | 539 | 19928 | 公辦/本科 | 語言 | |
74 | 南方醫科大學 | 北京 | 2020 | 528 | 22059 | 公辦/本科 | 醫藥 | |
75 | 浙江師范大學 | 北京 | 2020 | 534 | 2087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
76 | 浙江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31 | 2147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7 | 浙江理工大學 | 北京 | 2020 | 540 | 1975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78 | 南京財經大學 | 北京 | 2020 | 533 | 21066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79 | 武漢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0 | 537 | 20280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0 | 湘潭大學 | 北京 | 2020 | 535 | 20647 | 公辦/本科 | ||
81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0 | 526 | 22474 | 公辦/本科 | ||
82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0 | 530 | 21686 | 公辦/本科 | ||
83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0 | 532 | 21287 | 公辦/本科 | ||
84 | 揚州大學 | 北京 | 2020 | 539 | 19928 | 公辦/本科 | ||
85 | 浙江財經大學 | 北京 | 2020 | 525 | 22668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86 | 浙江財經大學 | 北京 | 2020 | 526 | 22474 | 公辦/本科 | 財經 | |
87 | 中國戲曲學院 | 北京 | 2020 | 535 | 20647 | 公辦/本科 | 藝術 | |
88 | 上海海事大學 | 北京 | 2020 | 532 | 2128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89 | 河南大學 | 北京 | 2020 | 534 | 20870 | 公辦/本科 | ||
90 | 河南大學 | 北京 | 2020 | 535 | 20647 | 公辦/本科 | ||
91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27 | 2227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2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31 | 2147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3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32 | 2128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4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32 | 2128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5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33 | 2106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6 | 北方工業大學 | 北京 | 2020 | 535 | 2064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7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 | 2020 | 522 | 2325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8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2020 | 530 | 2168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99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2020 | 532 | 21287 | 公辦/本科 | 理工 | |
100 | 北京建筑大學 | 北京 | 2020 | 533 | 2106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高考志愿填報:選報[新增專業]四大秘訣
何謂新增專業
對新增專業可以從兩種情況來判斷:
一種是“國家新增專業”,也就是以前高校從未開設,在全國范圍內首次開設的專業。如,2011年國家新增的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如“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等。
另外一種是指,某高校新增專業。也就是說,某專業以前就有高校開設,只是對于某個學校來說從來沒有開設過,現在新增加了,稱之為“高校新增專業”.例如,北京理工大學自2013年開始招生的本科新增專業“西班牙語”這就可以稱為北理工的新增專業,而以前西班牙語專業在北語、北大等一些院校都已開設的多年。
報考新增專業的顧慮
國家新增專業和高校新增專業是不同的,各有特性,但也有共性。從反饋來看,考生家長對報考新增專業一般存在一些顧慮。
一是沒有往年報考數據做參考。
考生家長在面對第一年招生的新增專業時都會遇到沒有往年數據做參考的問題。沒有參考數據報考時往往會覺得心里就沒底。
二是對所報學科專業缺乏了解。
尤其是國家新增專業,考生家長甚至從來沒有見到過這個專業名稱,更別提弄清它學的是什么,對未來發展和就業沒有準確的預期,擔心畢業后找不到工作。
這些顧慮都很有道理,所以,在報考新增專業時一定要考慮、慎重選擇。
選報新增專業小秘訣
1.以個人興趣和定位為出發點
選擇新增專業一定要從個人定位和興趣出發。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是了解對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專業沒有往年報考數據做參考的情況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機,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這一原則。
很多人光聽專業名稱感覺炫目、誘人就選擇報考,往往容易出現偏差。考生家長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報專業的主要課程、培養目標、人才需求狀況、畢業后的工作情況、工資待遇、發展趨向等眾多問題。這一點對于選擇國家新增專業的考生尤為重要。如果經過考察,某一專業真的是你興趣所在,所學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長,畢業后從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氣質性格比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選專業的范疇。
2.選報時參考整體專業平均值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的高校新增專業錄取分數很高,有的則錄取分數比較低,這是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是不管怎樣,新增專業的錄取分數都應該在開設院校提檔分數線之上,這是不會變的。所以,考生家長一定要參考所報院校整體專業錄取分數段的平均值,你的分數最好能在平均段偏上的位置,這樣才能提高錄取幾率。
如果學校開設的專業比較多,那么可以看看該校是否開設過和新增專業相近的專業或學科類,查看這些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情況,取中間段分數作為參考。
3.選擇有相關強勢專業的院校
當同一個新增專業不同院校都有開設的時候,到底應該怎么選呢?一般來說,如果新增專業與學校的辦學特色相對應,那么其專業實力是會具有一定的優勢的。排除一些跟風開設的專業外,很多新增專業都是從原有優勢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和發展條件。
還有不少國家新增專業是典型的交叉學科,一個專業可能涉及多個領域。如物聯網專業,就涉及到電子專業、計算機專業、測控專業、通信專業、軟件等多方面專業知識。當你對某個專業一無所知時,其實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領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圍,在專業相同,院校需要多選一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那些本身在某一領域就有學科特色和優勢的院校。
還以物聯網為例,和物聯網聯系比較緊密的有計算機和通訊專業,報考時就可以找計算機專業或者通訊專業實力強的學校。
4.選擇相近專業“曲線救國”
確實像很多考生家長顧慮的那樣,新增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趨勢沒法準確把握。但這也要分別來看,對于“高校新增專業”來說,雖然新增某專業的高校無數據可查,但是,其他同層次開設了該專業高校的錄取、報考、就業等數據完全可以借來參考。只要慎重選擇學校就可以了。
而國“家新增專業”可能沒有任何數據作為參考,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既然國家開設了這個專業,說明未來國家需要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發展空間還是有的。但是需要時間,可能學生都畢業了這個行業依然沒有成熟的市場。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好某個新增專業或有志于這個領域,又舉棋不定的時候,完全可以選擇先從其他相關、相近專業的基礎學科或交叉學科著手,搞一下“曲線救國”.
目前,高等學校培養人才基本上都是寬口徑、厚基礎,本科階段更偏向于打基礎、通識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因此選擇一個基礎方向學精、學專,未來可以從事更高端領域的工作及研究,既不影響就業,轉專業也會比較容易。因為好的基礎才是專業發展的支持。
1、北京協和醫學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于1917 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自1957 年起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教育人才輩出,科研碩果累累,醫療領銜行業,為我國現代科學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之初,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創了我國八年制醫學教育、高等護理教育、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和最早的公共衛生實踐,取得了“北京猿人研究”“單體麻黃素提取”“黑熱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國醫學科學院在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我國抗生素自主研發和工業化生產等方面做出了創造性貢獻。院校培養了包括張孝騫、張錫鈞、鐘惠瀾、林巧稚等在內的53 位醫藥衛生領域兩院院士,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
2、安徽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是安徽省辦學歷史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學校坐落在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合肥,承立德樹人之使命,育精醫報國之英才。學校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第一批改革試點學校。學校前身是1926年始創于上海的東南醫科大學,1949年響應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懷遠。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醫學院。1985年更名安徽醫科大學。作為安徽醫藥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學校始終是安徽省高等醫學教育事業和衛生健康事業的開創者、孕育者和引領者。 學校創立之初,胸懷仁心醫民、精醫報國夢想的郭琦元、張錫祺、湯蠡舟、余云岫、李祖蔚、胡定安、陳邦典、萬昕等一大批醫學教育家在校任教,著書立說、陶育良醫、康民濟世。95年來,薪火相傳的一代代安醫人,始終秉承“好學力行,造
3、湘潭大學:湘潭大學創辦于1958年,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親自倡辦的性全國重點大學。同年9月10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湘潭大學”校名,并親切囑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1974年,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同志批準湘潭大學復校。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16所文理工性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復校以來,華國鋒、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先后對學校的建設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2018年9月6日,對學校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湘潭大學扎根偉人故里,努力把學校辦得更好、更有特色。jianjie1.jpg建校以來,湘潭大學辦學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內地高校第43位,并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同時進入THE、USNEWS等權威國際大學排行榜的高校之一。學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
4、浙江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占地2300畝,總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設置有16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4個研究院。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170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自建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文獻館、政府管制文獻館、浙財文庫、專業經典
5、上海海事大學: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發軔于上海,1909年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南洋公學)船政科開創了我國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吳淞商船學校,1933年更名為吳淞商船專科學校。1959年交通部在滬組建上海海運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為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國家航運事業發展,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規劃,2008年上海海事大學主體搬遷臨港新城(現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019年學校成功舉行110年校慶系列活動。上海海事大學是一所以航運、物流、海洋為特色,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和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交通運輸部簽訂協議,共建上海海事大學。學校設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電氣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電氣工程),17個二級學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預估
時間:2024-06-14 06:0:57內蒙古工業職業學院預估分
時間:2024-06-04 08:0:10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
時間:2024-06-02 19:0:2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
時間: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