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07分可以上什么大學,但是如果想報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知識,對如何選擇大學和高考志愿錄取規則與錄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報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報的技巧與方法,數據+方法,才可以將志愿報好。本文李老師根據高考助手網智能大數據系統篩選出了高考507分可以上上的具體大學名單。
新高考考歷史507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具體有承德醫學院、蚌埠醫學院、河北中醫學院、長治醫學院、渤海大學、南昌醫學院、長春師范大學、西安文理學院、井岡山大學、南昌工程學院、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湖北文理學院、貴州中醫藥大學、湖南科技學院、昆明學院、商丘師范學院、韶關學院、玉溪師范學院、九江學院、湘南學院等,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庫專業庫和職業庫的查詢功能,院校庫內包含全國30個省份的所有統招院校;專業庫內包含本科和專科的所有專業信息,職業庫內包含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的全部職業信息。內設篩選功能,北京用戶可通過篩選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線上模擬填報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序號 | 大學名稱 |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 | 最低分數 | 最低位次 | 公辦/民辦/本科/專科 | 院校類型 |
---|---|---|---|---|---|---|---|---|
1 | 華北理工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9 | 28298 | 公辦/本科 | |
2 | 華北理工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5 | 25205 | 公辦/本科 | |
3 | 承德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498 | 3429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4 | 西安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2 | 2675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5 | 蚌埠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醫藥 |
6 | 大連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0 | 27812 | 公辦/本科 | |
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3 | 26237 | 公辦/本科 | 醫藥 |
8 | 河北中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5 | 3040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9 | 河北經貿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0 | 27812 | 公辦/本科 | 財經 |
10 | 湖南醫藥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5 | 25205 | 公辦/本科 | 醫藥 |
11 | 長治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8 | 28830 | 公辦/本科 | 醫藥 |
12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5 | 2520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13 | 沈陽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2 | 2675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14 | 武漢商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6 | 29884 | 公辦/本科 | 財經 |
15 | 河北農業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6 | 29884 | 公辦/本科 | 農林 |
16 | 河北農業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農林 |
17 | 河北農業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農林 |
18 | 滁州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9 | 28298 | 公辦/本科 | |
19 | 湖南理工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1 | 27275 | 公辦/本科 | 理工 |
20 | 吉林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7 | 2427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21 | 渤海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5 | 25205 | 公辦/本科 | |
22 | 衡陽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3 | 2623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23 | 南昌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497 | 34866 | 公辦/本科 | 醫藥 |
24 | 綿陽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師范 |
25 | 長春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498 | 3429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26 | 河北科技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7 | 2427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27 | 湖北科技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2 | 26751 | 公辦/本科 | |
28 | 河北地質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7 | 24273 | 公辦/本科 | |
29 | 河北工程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6 | 29884 | 公辦/本科 | 理工 |
30 | 西安文理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5 | 25205 | 公辦/本科 | |
31 | 井岡山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1 | 27275 | 公辦/本科 | |
32 | 南昌工程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理工 |
33 | 沈陽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2 | 2675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34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3 | 2623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35 | 長春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7 | 24273 | 公辦/本科 | |
36 | 安陽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3 | 3150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37 | 湖北文理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3 | 26237 | 公辦/本科 | |
38 | 泉州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7 | 2427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39 | 貴州中醫藥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9 | 28298 | 公辦/本科 | 醫藥 |
40 | 新疆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5 | 25205 | 公辦/本科 | 師范 |
41 | 湖南科技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0 | 27812 | 公辦/本科 | |
42 | 上饒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1 | 3258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43 | 昆明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497 | 34866 | 公辦/本科 | |
44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498 | 3429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45 | 鹽城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師范 |
46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499 | 3373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47 | 西北民族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7 | 24273 | 公辦/本科 | |
48 | 商丘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3 | 26237 | 公辦/本科 | 師范 |
49 | 華北科技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2 | 2675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50 | 韓山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師范 |
51 | 韶關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5 | 30401 | 公辦/本科 | |
52 | 玉溪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5 | 3040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53 | 北方民族大學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4 | 25706 | 公辦/本科 | 民族 |
54 | 石家莊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498 | 3429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55 | 宜賓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4 | 30965 | 公辦/本科 | |
56 | 九江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13 | 26237 | 公辦/本科 | |
57 | 貴州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0 | 3316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58 | 湘南學院 | 河北 | 2022 | 歷史 | 502 | 32034 | 公辦/本科 | |
59 | 西南民族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3 | 35241 | 公辦/本科 | 民族 |
60 | 承德醫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3 | 3524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61 | 溫州肯恩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7 | 27408 | 中外/港澳/本科 | |
62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5 | 28496 | 公辦/本科 | 醫藥 |
63 | 大連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2 | 30101 | 公辦/本科 | |
64 | 河北中醫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0 | 31261 | 公辦/本科 | 醫藥 |
65 | 河北經貿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1 | 36380 | 公辦/本科 | 財經 |
66 | 安徽農業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0 | 36963 | 公辦/本科 | 農林 |
67 | 長治醫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4 | 34657 | 公辦/本科 | 醫藥 |
68 | 滁州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6 | 27961 | 公辦/本科 | |
69 | 湖南理工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0 | 31261 | 公辦/本科 | 理工 |
70 | 吉林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8 | 32336 | 公辦/本科 | 師范 |
71 | 渤海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4 | 29042 | 公辦/本科 | |
72 | 廣西民族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3 | 29538 | 公辦/本科 | 民族 |
73 | 長春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3 | 3524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74 | 貴州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499 | 3753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75 | 沈陽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6 | 2796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76 | 山東工商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497 | 38784 | 公辦/本科 | 財經 |
77 | 西藏民族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3 | 35241 | 公辦/本科 | 民族 |
78 |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6 | 2796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79 | 長春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7 | 27408 | 公辦/本科 | |
80 | 安陽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7 | 3296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81 | 湖北文理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7 | 27408 | 公辦/本科 | |
82 | 新疆師范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3 | 2953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83 | 湖南科技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1 | 30679 | 公辦/本科 | |
84 | 上饒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7 | 32963 | 公辦/本科 | 師范 |
85 | 昆明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6 | 27961 | 公辦/本科 | |
86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4 | 34657 | 公辦/本科 | 醫藥 |
87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2 | 35813 | 公辦/本科 | 理工 |
88 | 商丘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7 | 27408 | 公辦/本科 | 師范 |
89 | 華北科技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7 | 2740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90 | 韓山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1 | 30679 | 公辦/本科 | 師范 |
91 | 瓊臺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497 | 3878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92 | 韶關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2 | 30101 | 公辦/本科 | |
93 | 玉溪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6 | 33531 | 公辦/本科 | 師范 |
94 | 北方民族大學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7 | 32963 | 公辦/本科 | 民族 |
95 | 石家莊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499 | 37534 | 公辦/本科 | 師范 |
96 | 宜賓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2 | 30101 | 公辦/本科 | |
97 | 湖南工程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3 | 29538 | 公辦/本科 | 理工 |
98 | 九江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17 | 27408 | 公辦/本科 | |
99 | 貴州師范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1 | 36380 | 公辦/本科 | 師范 |
100 | 湘南學院 | 河北 | 2021 | 歷史 | 508 | 32336 | 公辦/本科 |
為了不退檔只能服從調劑
每年都會有志愿填報遺憾發生,有些時候,即使考生的分數達到投檔線,也可能出現被退檔的情況,況且今年高考延期,填報志愿更要早作準備。本文就來簡單分析一下退檔原因及考生如何避免高分被退檔或達線退檔的情況。
為什么會出現高分落榜或達線退檔?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為因素。
主要表現有三種情況:
(1)考生總分高于院校錄取線而沒有達到專業線并且不服從調劑。
(2)高考總分達到相應批次錄取線,但相關科目較差或因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要求而予以退檔。
(3)因各院校投檔線的人數都比實際錄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檔線上的“邊緣生”,很可能遭遇進檔后退檔的風險。
14種退檔類型及預防對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檔比例暗藏風險:
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全省批次省控線是按1:1.2比例劃出,各個招生院校在錄取中實行1:1.05—1:1.2投檔比例。
這種錄取政策就意味著考生達線未必被錄取,也就是說上線考生存在5%到20%的虛額。一般在省控線20分以內的“邊緣生”報考時需要格外謹慎。
預防對策:
①“邊緣生”可以選擇哪些往年首輪投檔不滿額的院校。
②專業上不要過分挑揀并盡可能服從調劑。
③所報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數余量。
④不能用錄取院校的最低分來判斷是否能達線。
2、檔案材料填寫有誤
檔案材料填寫有疑問,填寫錯誤或作假。
預防對策:
考生填表時書寫要規范,字跡要清楚;嚴格按志愿順序填寫;各種材料要真實客觀;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對二次。
3、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院校或專業標準
進檔后遭遇退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個因素是考生對所報院校的《招生簡章》中要求的報考資格、學校情況及專業要求等相關內容不了解,盲目填報引起的,志愿填報一定要看清專業報考的條件。
預防對策:
熟悉體檢標準和特殊院校招生錄取條件,如身高、聽力、色弱、色盲、肢體、口吃、性別,男女錄取比例等,避免誤闖“紅燈”。
4、所報專業相關科目成績偏低
許多高校招生不僅要求總分達到錄取分數線,并且對所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語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要達到100分;錄取漢語言文學專業要求語文成績達到90分;錄取到經濟類專業數學成績至少要達到100分等。
一般來說,文史類專業、外語類專業、中醫學類專業對語文、文綜科目的成績要求較高;理工類專業對數學、理綜科目的成績要求高一些。
醫學類專業、對化學、生物科目的成績要求較高;外語、處貿專業,對外語筆試成績和口試成績都有一定要求。
預防對策:
報考時一定要看清楚所報院校的要求。
5、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最低錄取線
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如天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錄取專業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這種完全憑分數定勝負的辦法,就是淘汰低分數的學生。
假如你參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選。最低錄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錄取考生的分數,有時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門)專業與最高(熱門)專業間的分數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間。
預防對策:
參考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
6、對目標院校“大小年”趨勢分析不準確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學校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較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無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所造成的。
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不絕對,只能作為填報志愿的參考。
導致“大小年”現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該校錄取分數線的影響;
②該校當年招生計劃投放量;
③宣傳力度;
④幾十萬考生志愿填報情況。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僅靠簡單尋找“大小年”規律作為志愿填報的依據是根本不夠的,要各方面的因素,縱橫分析,全面考量。
預防對策:
①參考該校連續三年錄取比例的變化趨勢,錄取分數高說明是“大年”,錄取分數低說明是“小年”。“大小年”現象是一種人為因素造成的現象,要全面分析,靈活運用。
②對上一年新開設的專業,如果錄取比率小于1,來年報考人數可能大幅度提高。當年新開設的專業,可能因報考人數不多而遇到“小年”。
7、高估自身實力,只選“三熱”
不少考生在填報時只重視對熱門地區的重點院校與熱門專業的選擇,而忽視或放棄對一般院校的填報,造成重點院校一旦失利,全盤皆輸。
預防對策:
注重對一般院校和相近專業的填報,選好保底院校。
8、不重視提前單獨招生院校
單獨招生分為單獨招生錄取院校和自主招生兩類。單獨招生院校比較特殊,對考生特長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盡管招生數量少,但也有不少較好的特色專業。自主招生類院校對考生的要求較高,但對優生群體來說,增加了錄取的機率。
預防對策:
建議填報此類院校,擴大院校與專業的選擇范圍。
9、忽視第二批次院校的填報
第二批次院校數量大,有相當一部分不錯的專業,其畢業就業情況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別是一些新興的專業應予以關注。
預防對策:
重視填報好第二批次院校,為考生增加選擇的機會。
10、過分重視專業,不服從調劑
考生專業要求較高或不服從調劑(或不填寫),造成進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預防對策:
①專業志愿要考慮“服從調劑”。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報很多個專業,考生專業填報機會增多,相對每個專業填報的考生就會增加,專業容易形成“扎堆”情況。如果考生在填報專業中分數不算高,專業又不服從調劑,就會造成進檔后被退檔。
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志愿組合中,即要敢于填報理想院校,又要填報穩妥又中意的學校,還要有“保底”院校,防止進檔后被退檔。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調劑”一欄不填寫的話,將被視為“不同意”處理。
②專業志愿冷熱搭配要適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專業取分高低,不能全報熱門或高分專業,要保持專業志愿間要有3-5分的差距。如對專業沒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調劑”。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簡章》形成死檔
有的院校對加分政策只在投檔時承認,錄取專業時以實考分為準;有的學校規定了專業級差,非第一志愿專業錄取時,要減掉一定分差后才能與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專業對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有要求外,還規定了男女生錄取的比例等,這些問題不注意就會形成“死檔”。
預防對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別是招生章程、近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
二是量力而行,選報志愿留有余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嚴格對照《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愿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
四是選擇專業面要寬,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12、沒有正確理解高招錄取關鍵環節而退檔
平行志愿錄取過程的兩個關鍵環節是:
第一個環節是根據學校志愿投檔,第二個環節是根據專業志愿錄取。第一個環節是第二個環節的前提,只有當你的檔案順利投入志愿學校后,學校才會根據你的專業志愿進行錄取。平行志愿可給考生增加選擇機會只在第一個環節起作用,與第二個環節沒有關系。
如家長給孩子報志愿,理想專業是金融專業,為了保證專業并增加錄取機會,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個學校都選擇經濟類專業,這類專業招生數不足的學校寧肯空著也不填,而且專業均不服從調劑,而在第五個學校也就是最后一個院校填報了服從調劑。
這位家長的想法是,第一個院校進檔后如不能被金融專業錄取,不服從調劑就會進入第二個院校,如第二個院校還不能錄到金融專業就會落到第三個院校,直到第五個院校別無選擇時再服從調劑。
事實上,這位家長沒有把平行志愿投檔程序搞清楚,如果該考生符合進檔條件被前面任何一個院校投檔,經濟類專業錄取不到又不服從調劑,根本不能進入下面的學校,只能作退檔處理。
13、堅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們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數量多,錄取的機率就會大些,但實際的情況是本地院校錄取人數多,報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預防對策:
立足長遠,擴大錄取機率。省外院校錄取人數少相對報考的人數也較少。
14、考生定位不準,院校“扁平”,造成滑檔
預防對策:
平行志愿所報的幾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間要有梯度。每個志愿順序所填報的幾所學校,在選擇時一定要拉開院校之間的志愿梯度。
如果將分數差不多的幾所學校分別列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順序,結果會使這幾個志愿變為一個志愿,第一個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會被錄取,浪費了錄取機會,導致所填志愿都成為無效志愿,造成整體滑檔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問題。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將分數更高的分數列為后續志愿,形成志愿倒掛(即無效志愿)。一般來說,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為宜。
考生如何才能避免被退檔?
高校退檔主要有這些理由:部分學校調檔比例超出1:1,而報考考生總分偏低;單科成績不符合學校錄取要求;身體條件受限;專業不服從調劑等。為避免退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設置志愿梯度,不要盲目“沖一沖”,也許你的檔案沖進了某個高校,但由于部分學校調檔比例超出1:1,而你剛剛踩上投檔線或超該校投檔線不多,可能被退檔;
(2)一定要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我們也會及時推動政策解讀類文章,提醒各位把報考工作做細;
(3)盡量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填報服從志愿有沒有什么“副作用”?
服從志愿,包括“學校服從”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其中“學校服從”是指考生未被自己所報院校錄取后,愿意由計算機自動調劑投檔至該批其他未錄滿的院校;“專業服從”是指考生在學校不能滿足其所填專業志愿的情況下,愿意調劑到該校在我省招生的其他未錄滿的專業。
填報服從志愿可以降低被退檔的風險,但也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者專業。并不是選了服從志愿就一定會被調劑,只有在未被自己所報院校錄取或不能滿足其所填專業志愿的情況下才會被調劑。調劑的學校和專業不一定都是“冷門”或“不好”的;由于種種原因,有些“熱門”的專業沒有錄滿,在這種情況下,你也有可能被調劑到這類“熱門”專業。
在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對“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時,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確對學校非常滿意,而且也沒有特別不喜歡的專業,服從調劑也無妨。
事實上,很多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對院校的專業不一定都了解,某個專業暫時不喜歡,進校學習一段時間,了解了這個專業之后,又慢慢喜歡上了。但若考生確實對某些專業比較心儀,有“非讀不可”的想法,則可適當降低院校的層次,選擇自己滿意的專業。
1、溫州肯恩大學:溫州肯恩大學是浙江省和美國新澤西州友好省州合作項目,是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大學。2011年11月16日,國家教育部批準溫州大學與美國肯恩大學合作籌備設立溫州肯恩大學。2014年3月31日,國家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溫州肯恩大學。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由中美雙方共同組成的理事會是學校最高決策機構。溫州肯恩大學的創建工作,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親切關心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2006年5月8日,同志親自出席在美國肯恩大學舉行的合作創辦溫州肯恩大學簽約儀式,并作重要講話。教育部把籌建溫州肯恩大學列為擴大教育開放、以開放促改革的中外合作辦學重大項目之一。2014年7月,學校作為浙江省唯一的教育項目被列入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2015年9月23日,主席在第三屆中美省州長論壇上肯定溫州肯恩大學“運轉良好”。2018年6月,教育部、浙江省第一次部省會商明確“將溫州
2、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簡稱“中飛院”,創建于1956年,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中國民用航空局與四川省共建高校。學院作為中國民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力高校,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全球民航職業飛行員培養規模最大、能力最強、水平最高,享譽國內、在世界民航有著較高影響力的高等學府。中國民航70%以上的飛行員、80%以上的機長畢業于此,被稱為“中國民航飛行員的搖籃”。歷史沿革中飛院源于人民軍隊,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1956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成立,由毛澤東主席任命軍政領導,肩負為國家培養合格民航飛行人才的特殊使命,伴隨著新中國民航事業的起步而創建。學院幾易校名,1956年5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在空軍支持下建立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學校,同年9月22日,經國防部批準,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航空學校;1963年10月25日,按中央軍委指示,更名
3、河北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分別共建的省屬重點骨干大學,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河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創建于1902年,是我國最早實施高等農業教育的院校之一,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先后經歷了直隸農務學堂、直隸高等農業學堂、直隸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河北省立農學院、河北農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等歷史時期。20世紀50年代,學校的森林系、畜牧獸醫系、農田水利系分別整建制參與組建了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畜牧獸醫學院(現內蒙古農業大學)、武漢水利學院(現與武漢大學合并)。1995年與原河北林學院合并組建為新的河北農業大學。2000年原河北水產學校、原河北畜牧科技學校并入河北農業大學。百年積淀,學校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堅持“農業教育非實習不能得
4、玉溪師范學院:玉溪師范學院坐落于滇中著名的“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聶耳的故鄉玉溪市,學校占地面積1041畝,是云南省距離省會城市最近的地方院校。學校秉承“至真至善 致美致用”的校訓精神,根植玉溪、情系師范、立德樹人、改革創新,為玉溪和周邊地區培養了近6萬名服務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高校美育工作先進單位”“云南省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13年獲得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一等獎。玉溪師范學院是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78年經云南省批準成立玉溪師范專科班,1983年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改建為玉溪師范專科學校。1992年經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更名為玉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在玉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玉溪師范學校、玉溪成人教育培訓中心(教育資源)合并的基礎上建立玉溪
5、貴州師范學院:貴州師范學院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學校前身系創建于1978年的貴州教育學院,200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改制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獲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2015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6年,學校入選為貴州省“十三五”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獲批省級“雙一流”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經過43年的發展,培育了“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師院精神,鑄就了“為人師表”的校訓,孕育了“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校風,“厚德樹人,言傳身教”的教風和“立志勤學,知行合一”的學風。學校為貴州省第一所“綠色大學”、首批“高校文明校園”和“特色文化學校”,獲批貴州省首家的國家級“華文教育基地”,并設有貴州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訓中心、教育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預估
時間:2024-06-14 06:0:57內蒙古工業職業學院預估分
時間:2024-06-04 08:0:10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
時間:2024-06-02 19:0:2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
時間: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