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的些財經類大學共有9所,名單分別為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和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序號 | 院校名稱 | 所在地 | 學歷層次 | 院校類型 |
1 | 南京財經大學 | 江蘇 | 本科 | 財經 |
2 | 南京審計大學 | 江蘇 | 本科 | 財經 |
3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 | 江蘇 | 本科 | 財經 |
4 |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財經 |
5 |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財經 |
6 |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財經 |
7 |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財經 |
8 |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財經 |
9 | 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 江蘇 | 高職(專科) | 財經 |
南京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支撐配套、協調發展的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1956年,學校前身糧食部南京糧食學校成立。1981年,南京糧食經濟學院在原南京糧食學校的基礎上建立。1993年,學校更名為南京經濟學院。1999年,南京物資學校并入南京經濟學院。2000年,南京經濟學院、江蘇財經高等專科學校、江蘇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三校合并,組建成新的南京經濟學院。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南京財經大學。201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糧食局簽約共建南京財經大學。
歷經多年改革發展,南京財經大學的知名度迅速擴大, 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社會聲譽全面提升,學校各項事業邁上了新的臺階,顯現出發展的強勁勢頭和改革的嶄新氣象。
學校擁有仙林、福建路和橋頭3個校區,占地面積119.8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1.36萬平方米。設有教學學院(部)18個。擁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與政策”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項,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3個,本科專業48個。現有普通本科在校學生15922人,在校碩士研究生2279人,博士研究生15人。現有專任教師1103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20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1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的比例為83.9%。教師中有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領軍人才2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才4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江蘇省特聘教授2人,江蘇省教學名師4人,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人才3人,入選江蘇省“333工程”“青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三大人才工程196人次;獲首屆江蘇省青年社科英才稱號1人,江蘇省青年崗位能手稱號1人,財政部會計行業領軍人才稱號1人,全國糧食行業青年拔尖人才2人。
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不動搖,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05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國家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5個,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6個,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8個,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6個,江蘇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12個。2006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2年,學校被評為首批“江蘇省教學工作先進高校”。2017年,學校順利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競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校園文藝會演及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中多次獲獎。高水平運動員在世界和全國各級比賽中屢獲佳績。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就業層次和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糧食安全與工程等江蘇高校優勢學科3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江蘇省重點學科1個,法學、統計學、數學、理論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江蘇省重點(培育)學科5個。獲批現代服務業協同創新中心、現代糧食流通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等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個。建成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共建工程實驗室1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培育智庫1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江蘇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1個,江蘇省廳局共建科研機構6個,江蘇省首批研究基地1個。2010年,學校科研團隊參與完成的1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十二五”以來,學校教師主持、承擔省部級以上縱向課題450多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40余項,70余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學校出版的《產業經濟研究》為全國第一本產業經濟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入選CSSCI來源期刊。《南京財經大學學報》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江蘇省一級期刊。
學校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和為行業發展服務相結合,積極推動政產學研一體化。“十二五”以來,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糧食流通領域的重大問題開展持續性研究,承擔了國家糧食行業發展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出版了《中國糧食發展報告》和《長三角糧食發展報告》等多部專題研究報告,開發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糧油質量檢測與安全評價技術、方法和產品,在糧食流通制度、機制創新和企業管理創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見地的成果,并對現實經濟活動起到了指導作用,糧食流通現代化指標與評估體系等多項糧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門采納應用。圍繞江蘇省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大現實需求,大力加強現代服務業理論研究、應用研發、成果推廣和政策咨詢,已累計引進、孵化和培育現代服務企業30多家,承擔各類研究課題200多項,撰寫了《江蘇服務業發展報告》等專題研究報告30余篇,多篇咨詢報告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研究成果成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現代服務業科技園通過省級大學科技園評估驗收。每年舉辦一次“南京都市圈發展論壇”,為推進南京都市圈一體化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南京審計大學是唯一以“審計”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為我國審計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因審而立、為審而存、依審而興、靠審而強。學校始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為南京審計學院,2002年原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并入,2007年以“優秀”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1年獲批為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成為教育部、財政部、審計署和江蘇省共建高校,2013年獲批為碩士學位(學術學位)授權單位,2015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南京審計大學。經過35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審計為品牌、經管法工文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特色高校。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共1.6萬余名。專任教師970余人。其中,正高職稱15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480余人。擁有浦口、莫愁兩個校區,占地145公頃。中共審計署黨校、審計署審計干部教育學院位于浦口校區。
學校設有政府審計學院、會計學院等16個專業學院(教學部),審計科學研究院、瑞華審計與會計學院等19個特色學院(研究院);設有35個本科專業,其中,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類)5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3個,江蘇省特色專業5個;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江蘇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2個;現有江蘇省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
學校現有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其中,學術碩士一級學科7個、專業碩士點7個。“審計科學與技術”和“現代審計科學”分別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二期項目,應用經濟學學科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二期項目重點序列學科;理論經濟學學科入選“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培育)學科,公共管理、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5個學科入選“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B,排名全國前20%-30%。
學校擁有教育部“”特聘教授5人、講座教授5人,中組部“”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1人,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全國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財政部全國領軍(后備)人才(學術類)3人,司法部“全國優秀教師”1人,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第一層次)、江蘇省“雙創計劃”、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青藍工程”等各類省級人才工程180余人,獲得審計署先進個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級以上個人表彰10余人。擁有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4個、江蘇省“青藍工程”教學團隊1個。
學校建有“現代審計發展研究中心”“金融風險管理研究中心 ”等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公共工程審計”“審計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和“江蘇省審計大數據工程”等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審計與經濟研究》為CSSCI來源期刊,《南京審計大學學報》為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近五年來,學校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在內的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3項。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獲批16項,首次躋身全國高校百強并在全國財經類高校中并列第5;省部級科研項目171項;參與了審計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規建設工作以及審計學科建設等重大理論課題的攻關。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經濟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63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80篇,出版學術專著100余部,獲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0余項。
作為審計署和教育部合作設立的“中國政府審計獎學金”項目承辦單位,以及商務部“援外高級學歷學位教育計劃”承辦單位,招收和培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審計專業碩士研究生;被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認證為中國唯一的“內部審計教育伙伴”(IAEP)合作級高校,與全球伙伴高校開展學生互換、教師互聘、學分互認、科研合作;被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評為“全球培養ACCA人才最多大學”“白金級培訓機構”;與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INTOSAI)、最高審計機關亞洲組織(ASOSAI)等國際行業組織,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最高審計機關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美國、法國、巴西、印度、南非等30余個國家審計長受聘學校榮譽教授。五年來,教師赴境外高校及最高審計機關進行學術交流、訪學培訓逾800人次,參加聯合國審計62人次;學生赴境外高校學習交流、參加國際會議、學科性競賽、海外志愿者活動2000人次。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