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北京市 | 本一批 | 473 | 23566 |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477 | 21127 | ||
河北省 | 本一批 | 558 | 584 | 41404 | 7561 |
山西省 | 本一批 | 516 | 27909 | ||
內蒙古自治區 | 本一批 | 512 | 18031 | ||
遼寧省 | 本科批 | 526 | 34309 | ||
安徽省 | 本一批 | 545 | 567 | 36588 | 10982 |
江西省 | 本一批 | 543 | 28545 | ||
山東省 | 本科批 | 533 | 71272 |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54 | 557 | 48470 | 11925 |
廣東省 | 本科批 | 483 | 90631 |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69 | 57431 | ||
陜西省 | 本一批 | 484 | 528 | 52713 | 11836 |
甘肅省 | 本一批 | 510 | 534 | 19322 | 5177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本二批 | 454 | 12023 | ||
青海省 | 本二批 | 402 | 10306 | ||
云南省 | 本二批 | 514 | 42941 | ||
貴州省 | 本二批 | 460 | 50566 | ||
重慶市 | 本二批 | 512 | 46636 |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本二批 | 481 | 50426 | ||
湖南省 | 本二批 | 497 | 552 | 60245 | 15900 |
湖北省 | 本二批 | 502 | 54913 | ||
江西省 | 本二批 | 519 | 42602 | ||
福建省 | 本二批 | 470 | 46021 | ||
江蘇省 | 本二批 | 360 | 349 | 42037 | 11462 |
黑龍江省 | 本二批 | 500 | 29946 | ||
內蒙古自治區 | 本二批 | 462 | 509 | 29518 | 8660 |
山西省 | 本二批 | 501 | 539 | 35768 | 6342 |
西安工程大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基礎雄厚,辦學特色鮮明的綜合性高等學校,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高校。學校現有金花、臨潼兩個校區,占地108萬平方米,設有13個教學單位。現有實驗室13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省級虛擬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7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公共服務平臺1個。各類在校學生近20000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近2000人。
學校的前身是北京高等工業專門學校機織科,于1928年開始培養本科生,1978年建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的學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聯合培養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1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8個(其中工程碩士專業授權點11個)。陜西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學科1個,省級優勢學科3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1個。省級教學團隊19個,省級精品課程及資源共享課程31門,省級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2個。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3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7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專業5個。
學校已建成一支由1000余名專任教師組成的素質良好、結構合理、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400余人,二、三級教授36人,正副教授429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8人,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5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貼”專家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3人,陜西省“三秦學者”特聘教授2人,陜西省“三五人才”3人,陜西法律“雙千計劃”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13人,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2人、陜西省中青年科技創領軍人才2人,陜西省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高校優秀青年教師、青年科技標兵、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幗建功”標兵、陜西青年五四獎章等30余人。
近年來,學校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89項;出版教材700余部,獲得省、部級獎勵教材30部;承擔省、部級教育教學研究項目54項;承擔國家攻關項目、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創新項目5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9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47項,學術論文被SCI、EI、ISTP收錄2200余篇。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學校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可選擇學校已達19所,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近年來,選送赴國外交流或參加雙學位聯合培養學生500多名;教師出國進修、交流300多人次,邀請國(境)外專家學者來校任教、講學、訪問900多人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3項,承擔國際科研合作項目30余項,主辦或承辦“中國國際毛紡織會議”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20余次。
學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秉承“實業報國,負重奮進”的辦學傳統,踐行“厚德弘毅、博學篤行”的校訓,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良好校風。近年來,先后獲得陜西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委”、“綠色學校”、“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和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連續多年獲“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稱號。學生參加科技文化活動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700余項。
學校已有百余年的辦學歷程和優良的辦學傳統,當前,學校將充分利用國家戰略布局、高等教育發展以及紡織行業轉型等機遇,大力推進教育思想觀念轉變,繼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真抓實干,振奮精神,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和突出的業績,實現學校“追趕超越”和“爭創一流”的目標。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