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滁州本科學校名單【2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滁州學院 | 安徽省 | 滁州市 | 本科 | |
2 | 安徽科技學院 | 安徽省 | 滁州市 | 本科 |
2.滁州專科學校名單【2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專科 | |
2 |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專科 |
滁州學院位于皖東江淮之間,學校所在地滁州市,素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與江蘇省南京市山水相連,山清水秀,文化底蘊濃厚,北宋歐陽修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朱元璋從這里開始創建了大明王朝;清代吳敬梓創作了開諷刺小說之先河的皇皇巨著《儒林外史》;下轄的鳳陽縣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
學校是一所以工、管為主,工、管、文、理、經、教、農、藝八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應用型本科院校,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0年的滁州師范學校。歷經滁縣師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辦學階段;1980年更名為滁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升格為滁州學院。201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校占地面積108.9萬平方米,現有會峰、瑯琊兩個校區,校舍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2.6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19.8萬冊。設有17個二級學院,62個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115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8人、副高級職稱240人,博士251人(含在讀78人)、碩士72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867人。
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秉承“思變尚新、務實求真”的精神,大力弘揚“愛國榮校、尊學敬道”的優良校風,深入踐行“修德、求是、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探索一條“由師范專科向多科性應用型本科轉變”的發展之路。
黨建和思政工作呈現新氣象。堅持立德樹人中心環節,加強黨委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忠誠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強化實踐育人,注重文化育人,落實關愛育人,推進網絡育人,校園文化氛圍濃郁,文明創建工作取得實效。榮獲安徽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安徽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涌現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感動中國候選人物”“全國鄉村道德模范”“安徽省輔導員年度人物”等先進典型。2015、2016、2017年學校領導班子在安徽省委黨建和發展綜合考核中連續獲得“優秀”等次。
學科專業建設取得新成效。圍繞地方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通過新建、調整和改造,優化專業布局,培植應用型專業生長點,打造學科專業特色。學科專業轉型被教育部評估中心推介為轉型發展典型案例。“單一師專升本院校應用型學科專業調整建設路徑的探索與實踐”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地理信息科學、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等四個應用型專業被艾瑞深研究院列為中國高水平專業。擁有省級產業創新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7個,地理學獲批安徽省“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學科(B類)。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1名教師入選“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名單。
人才培養質量有了新提高。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圍繞應用型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探索“轉型為基、實踐為要、雙創為核”人才培養模式,深化“五位一體”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一線貫穿、三點發力”的創新創業教育特色。“地方應用型高校‘三個課堂一體,三個平臺聯動’實踐育人模式的構建與探索”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建有實驗室和實訓中心19個,其中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6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大學生創客實驗室8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40個。2014年以來,獲批省級以上質量工程項目167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2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69項,位列全國同類院校第18位。在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類比賽中,獲國家級獎130項、省級獎930項。獲國家授權專利91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安徽省A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人民日報》官微發布2015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薪酬百強榜,我校位列全國高校第92位。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近三屆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總體較好,各項調查結果均高于全國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水平。學校榮獲安徽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師資隊伍建設得到新提升。大力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推進“博士化”工程,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有效支撐學科建設。實施“雙百”“雙證”“青藍”計劃,提升教師“雙能”素質。2014年以來,獲批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高校領軍人才團隊、省委組織部和省人才辦Ⅱ類引才平臺各1個。引進國家級人才5人;新增教授40人,引進和培養博士85人,專任教師博士率位居安徽省同類高校前列。認定“雙能型”教師402人。1名教授作為全國基層科技工作者代表,應邀出席全國兩院院士大會。學校高質量完成全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金寨縣農村宅基地調查和利用技術服務項目”,得到了國土資源部的充分肯定,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彰顯。
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邁上新臺階。深化與滁州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與多個縣(市、區)簽訂合作協議。與康佳集團、全柴集團等國有大中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與企業共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2014年以來,新增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80項。獲批國家專利329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33項,3項發明專利實現技術轉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入選2017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榜。科技到賬經費持續大幅提升,2017年凈增1800萬元,達到3844萬元,位列安徽省高校第10位、同類高校第2位,其中產學研合作經費占75%以上。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是滁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綜合性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位于皖東歷史文化名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經濟圈核心城市——滁州市,緊鄰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瑯琊山和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學院成立于2002年7月,是教育部優質專科學校建設單位、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連續八年榮獲全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標兵單位”稱號、連續兩次被省政府表彰為全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AA級)。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13140人,教職工673人。
校園設施功能齊全,實習實訓條件優越。學院現有龍蟠校區、清流校區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1140畝,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6.3億元。新校區龍蟠校區坐落于滁州市城南科教園區,校園環境優美,設計新穎,教學樓、圖書館、綜合實訓大樓、現代化運動場、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等配套齊全。學院建有機械加工、數控技術、計算機軟件開發等9大實訓中心,下轄實驗實訓室93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扶持實訓基地2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2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學院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近萬元,居省內同等院校前列。
專業設置科學合理,內涵建設特色鮮明。學院立足地方辦學。設有機電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貿易系、汽車工程系、食品與環境工程系、傳媒工程系、基礎部、體育部、安徽滁州技師學院等10個教學單位,設置高職專業45個,其中有28個專業與滁州市的智能家電、先進裝備、新型化工、新能源、農副產品深加工、硅基材料等六大支柱產業結構相吻合。學院建有中央財政扶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專業2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型課程1門。
教師隊伍結構優化,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學院堅持“辦學以教師為本”。現有專任教師547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18人,副高職稱129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326人,雙師型或具備“雙師素質”教師218人,有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專業帶頭人10名,省級教學名師3名,省級優秀教師2名,省級教壇新秀9名,有1名教師入選安徽省“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十二五”期間,學院教師出版專著9部,主編和參編教材215部,發表論文千余篇,承擔科研項目205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部級課題36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9項。
合作辦學深入推進,辦學模式不斷創新。學院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際合作。連續19年與德資企業博西華(博世-西門子)公司合作,采用德國“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技能人才,并積極探索“雙元制”模式中國化的方法和途徑,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的充分肯定。學院加強與滁州市及所轄縣市區的14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合作,成立了校地合作委員會。2013年7月,學院牽頭成立安徽滁州職教集團,并當選首任理事長單位。學院通過職教集團平臺加強與區域行業企業合作,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加強與區域內中等職業學校在專業對接、課程銜接、師資培訓、協同科研創新、實訓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引領區域中高職協調發展。
就業工作成績突出,服務地方成效顯著。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先后兩次(2008-2009年度、2010-2011年度)被安徽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全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至今連續八年被評為“安徽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安徽省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 學院創建以來已為社會培養輸送各類畢業生22344名。2009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學院設立安徽滁州技師學院,培養預備技師、高級技工等高技能人才。學院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可開展89個工種的中、高級職業技能等級鑒定服務。近5年來,學校累計開展各項職業技能培訓23000人次,各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26000余人次。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辦學聲譽持續提升。學院發展得到了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重視支持和肯定。先后榮獲教育部高職專科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安徽省“雙師素質”軟件類師資培訓基地、安徽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創新創業示范校、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AA級)、滁州市文明單位、滁州市市直企業招工幫辦服務先進單位等榮譽。2013年5月22日,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視察學院,對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學院提出“將來要爭取成為全國的示范典型”的要求與期望。2015年,學院以優秀等次順利通過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驗收和人才培養工作個性評估,被立項為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學院將秉持“立德樹人”的辦學宗旨和“修能致用、篤學致遠”的校訓精神,立足滁州,服務安徽,面向“長三角”,堅持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發展路徑,以內涵求發展、以特色求發展、以創新求發展,努力把學院建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