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職業規劃書 > 正文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跟著感覺走(五)

更新:2023-09-15 00:09:26 高考升學網
對自我和他人有深厚的同情心,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拒絕對他人以及事務的外部控制;

  很少審美疲勞,總能像孩子一樣去感受美,并由此產生了高度的創造能力;

  等等。

向著自我導向轉變

  “成為自己”的人聽從自己內心的呼聲,并且變得越來越獨立自主。他不再由別人為自己選擇,而是自己選擇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目標,自己為自己負責。

  他并不總是會做出合理的選擇,但他會發現,這是一種令人清醒又興奮的體驗。一個來訪者對羅杰斯說,這個過程讓他“感到害怕,感到很脆弱,失去了支撐,但我在內心也感到一種洶涌澎湃的力量或活力。”

接受不確定感

  “自己”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這個“成為自己”的發現會讓一個人既感到又驚又喜。以前,他的行為可以預測,一件事情剛開始,他就知道會有什么結果。但現在,他根本不知道內心會把他帶向何方。

  這種不確定的變化是什么呢?羅杰斯說,這就是潛能的實現,就是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之路。那些“自我實現者”是常常不能預測事情的結果的。

  譬如,日本動畫片導演宮崎駿說,他不寫劇本,“在開始拍片前,我并沒有一個已完成的故事……我們從不知道,我們的故事會走向何方……(故事)有一個內部的秩序,就是故事本身的需要,它可以把我帶向結局……不是我制作了影片,而是影片自己完成的,我沒有選擇,必須服從。”

  并且,宮崎駿從不考慮觀眾,也從不考慮市場,他只是聽從內心的指揮去編故事,但是,他的動畫片又是最有市場最受歡迎的。這證明,那些真正“成為自己”的人,他的世界其實是和別人最息息相通的。

對自己的體驗開放

  到最后,一個人開始對自己的一切體驗持有開放、友好的接受態度,接受經驗,不排斥它。他意識到體驗是一種友好的資源,而不是一個可怕的敵人。當內心的呼聲不是很明顯,他會安靜而耐心地等待,直到它出來。它可能是心靈的振動,也可能是一些生理反應,以前他對這一切視而不見,但現在他學會了傾聽它們,接受它們。

  馬斯洛發現,這是“自我實現者”的一個典型特征,“他們能夠輕松地洞察現實,他們近似于動物式或孩子式的接納性和自發性,表明他們對自身的沖動、欲望、見解以及主觀反應具有非同尋常的自覺意識。”

  對自己的內心開放的人,對別人和世界也一樣開放。馬斯洛說,這樣的人“能夠帶著敬畏、愉悅、驚奇乃至心醉神迷的狂喜,神清氣爽、天真爛漫地一次又一次地欣賞生活原初的善,盡管這些體驗對別的人來說可能是陳舊乏味的東西。”

  正是在這一點意義上說,“成為自己”的人是沒有審美疲勞的。舒俊琳說,他最喜歡他一個學生說的話“對別人和世界,永遠要有孩子一般的天真;對自己,永遠要有上帝一般的自信。”

自我信任

  隨著一個人越來越“成為自己”,他身上的創造力也會與日俱增。

  譬如,海明威肯定知道“好的作家不這么寫作”,但他信任自己的體驗,所以他走向成為海明威,成為他自己,而不是走向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好作家”。

羅杰斯說:

  

最新圖文

大學生生活規劃及目標設定

時間:2023-09-18 13:0:08

大學生個人未來工作計劃范

時間:2023-09-15 14:0:45

大學生個人未來職業生涯計

時間:2023-09-16 08:0:36

大學生未來計劃與目標范文

時間:2023-09-17 16:0:44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在线视欧美亚洲日本 | 亚洲天堂女人一区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第一页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