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武漢市物價部門公布的數據,出租車企業每輛車運營成本平均每月僅為908元,與上述1500多元相差甚遠。這意味著,在車輛折舊、稅費等均由司機承擔的情況下,份子錢中僅每車1500多元的管理費,就有600元的利潤被企業拿走。
有小企業竟列支45萬元辦公費
巨大的人員管理開支,是份子錢的重要成本構成。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不少出租車公司,坐辦公室的管理人員和出租車司機比例竟然是1∶1。
記者發現,有企業的管理費中出現高額辦公費、差旅費等項目。武漢市一家管理人員不到10人的小型出租車企業,2013年僅辦公費一項就超過45萬元。
有高管年薪甚至上百萬
同為服務行業,出租車公司近些年來的平均利潤率穩定在10%左右,超過了平均利潤率為5%以下的航空公司。而上海某大型出租車公司的高管,年薪更是高達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
不過,在利潤長期穩定的情況下,出租車企業交稅卻很有限。記者發現,在北京,每車每月需交納稅費355元,占單車月收入的比例約為3%;在上海,每車每月交納稅費占單車月收入的比例約為2%。
企業變相多收份子錢獲取隱性利益
不少司機反映,企業在車輛修理、設備更換、人員開支等環節,利用各種手段變相多收份子錢獲取隱性利益。上海3名駕齡在20年左右的出租車司機說,除了份子錢,每人每月還必須交納所謂的500元修車費。此外,購買劣質配件給司機,也是部分企業在份子錢中獲利的手段。
武漢的出租車司機魯師傅說,他交的份子錢中還有一項是每月200元的天然氣改裝費。一輛車使用5年強制報廢,僅天然氣改裝就得收1.2萬元,為市場價格3倍。
份子錢”去哪兒了:有出租公司高管年薪百萬
近期,國內多地出現出租車停運事件,不滿份子錢過高成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份子錢到底是什么錢?去了什么地方?
公開承認的利潤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出租車企業向司機收取的份子錢分為兩種:一種份子錢內包含日后還會返還給司機的基本工資、相關社會保障;另一種份子錢內則不包括上述部分費用,而只涉及車輛使用費用和企業管理費用。
但無論如何收取,份子錢總體來說都是出租車企業在計算好成本,并加入利潤空間后核算出的純收入。因此,收取“份子錢”成為企業排除風險、確保賺錢的“超穩定”經營模式。
記者從北京市一份對份子錢“去向”的調查統計中看到,2013年被調查的出租車司機中,平均每人每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