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及各學部的名額分配,由主席團研究決定。
延伸閱讀年輕化成院士隊伍建設重要內容
“去年院士大會期間,全體院士表決通過了《中國工程院章程》(修訂案)。此次增選方案中的原則性內容基本都討論過了,相關文件規定是進一步的細化,沒有大的原則上的變化。”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耀如認為,新的院士遴選制度更強調以學術貢獻為主。“以前是哪個學部推薦出來就算哪個學部的,現在還要在全體院士大會上進行投票選舉。”盧耀如說,在投票中,院士可以對候選人提出異議,別的學部對其認識了解的人覺得有問題都可以提出來,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選舉的公平,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對候選者的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則注意到,此次院士增選文件里,貫徹了“院士隊伍年輕化”這一條。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中提到,候選人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超過65周歲的候選人,獲得6位院士提名即為有效,本學部院士不少于4位。年齡超過70周歲的候選人被提名次數僅限1次。
“之前是規定超過70周歲的候選人獲得6位院士提名即為有效,一下子降了5歲。”羅錫文表示,增選新規對促進院士隊伍年輕化非常重要。“院士隊伍的年輕化,是現在院士隊伍建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汪懋華感慨:“當年63歲,算年輕的了。”
汪懋華表示,有創新意識的年輕學術骨干、學術帶頭人,活躍在科技創新的最前線,并且帶領了一批年輕的科技骨干,通過協同努力推進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選拔優秀的年輕一代,對于國家科技智庫建設非常重要。”
“此次增選活動的開始,是中國工程院探索精神的一種體現。”盧耀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