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政策改革 > 正文

公務員職級工資制改革歷程

更新:2023-09-18 11:45:01 高考升學網

公務員職級工資制改革

  公務員職級工資制改革是根據《公務員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這一規定奠定了公務員工資制度的基本框架,為今后改革和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

改革歷程

第一次改革

  1956年6月16日,國務院通過了《關于工資改革的決定》,把政府工作人員的工資分為30級。同時為反映出各地生活成本差異,全國被分為11個工資區,第11類區工作人員工資比第1類區同級別人員工資高出30%。然而由于當時主流觀念對于物質報酬持否定態度,此后的工資管理并沒有完全按照上述“決定”進行,原定于1957年的工資升級也沒有如期舉行。

第二次改革

  1985年,和國務院公布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這項被稱為“結構工資制”的改革調整了1956年工資制度中不區分具體項目的做法,規定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由四部分組成。

第三次改革

  1993年的《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新工資制度要防止高定級別、高套職務工資等不良現象。與此同時,不再劃分工資區,而是引入了地區津貼。地區津貼包括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地區附加津貼。前者主要體現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等差異;后者用于補償機關工作人員在不同地區生活成本,地方政府可根據自有財力發放此類津貼。

第四次改革

  2006年6月14日,《國務院關于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的通知》出臺。文件在“改革的原則”部分強調,要有效調控地區工資差距,逐步把地區工資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次改革除了要求完善津補貼發放制度外,也對基本工資結構做了調整: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不再保留,級別工資權重有所加大。

第五次改革

  根據2月國務院轉發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見》工作任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制定公務員薪酬體系改革方案。此次改革的重點是提高基層公務員待遇,有兩個主要任務:一是規范公務員地區附加津貼制度;二是完善職務和職級并行的薪酬制度。新一輪公務員薪酬改革會延續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導向,更加注重公平正義,而且注重從制度設計上來找出路。

最新圖文

內蒙古高考錄取后不

時間:2023-09-15 06:0:33

西藏高考錄取后不去

時間:2023-09-17 07:0:37

甘肅高考錄取后不去

時間:2023-09-13 08:0:50

青海高考錄取后不去

時間:2023-09-21 08:0:01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欧美成α人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无遮挡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四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址 | 日韩AV有码在线播放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