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關心大學的特色王牌專業,特色專業是指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一種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專業。那么浙江理工大學特色王牌專業有哪些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根據浙江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網公布的數據可知,浙江理工大學王牌專業類型有國家級:紡織工程專業、輕化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藝術設計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產品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等。省級(直轄市):應用物理學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自動化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生物制藥專業、工業設計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等。省重點、培育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自動化專業、輕化工程專業、紡織工程專業等。ESI全球排名前5‰:材料科學和工程學專業、化學專業等。省一流學科:藝術學理論專業、法學專業、應用經濟學專業等。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國家級 | 9 | 紡織工程、輕化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藝術設計、電子信息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 | 省級(直轄市) | 8 | 應用物理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生物制藥、工業設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3 | 省重點、培育專業 | 8 | 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輕化工程、紡織工程 |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ESI全球排名前5‰ | 2 | 材料科學和工程學、化學 |
2 | 省一流學科 | 12 | 藝術學理論、法學、應用經濟學、生物學、土木工程、軟件工程、設計學、化學、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
3 |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級學科 | 1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4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7 | 動畫、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 |
5 | 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級)學科 | 3 | 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生物學 |
6 | 浙江省高校重點學科 | 11 | 巖土工程、材料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植物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凝聚態物理、應用數學、設計學、企業管理 |
7 | 省優勢專業 | 13 | 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 |
8 | 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 19 | 英語、工業設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生物制藥、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紡織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
9 | 省重點(建設)專業 | 9 | 英語、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
10 | 省新興特色專業 | 8 | 法學、工業設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生物制藥、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應用物理學 |
11 | 國家改革試點專業 | 1 | 紡織工程 |
12 |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試點專業 | 6 | 工業設計、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 |
13 | 巴貝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 1 | 紡織工程 |
14 | 省重點專業 | 5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輕化工程、紡織工程 |
15 | 雅戈爾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1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16 | 省國際化專業 | 1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17 | 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 10 | 法學、環境設計、人力資源管理、生物技術、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土木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電子工程、通信工程、表演 |
18 | 國家級特色專業(原藝術設計) | 4 | 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 |
19 | 省重點專業(原藝術設計) | 4 | 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 |
20 | 省特色專業 | 5 | 工業設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生物制藥、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 |
名次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4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5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8 | 南京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9 | 武漢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0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1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16 | 南開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20 | 中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7 | 西北工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中國農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5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7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38 | 西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39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40 | 武漢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1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2 | 北京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3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4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5 | 西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6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49 | 蘇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0 | 南京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2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3 | 南京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4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58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9 | 上海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1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2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4 | 南昌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5 | 陜西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6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7 | 昆明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8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69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0 | 云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1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2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3 | 福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4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4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6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7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78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79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0 | 燕山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81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2 | 寧波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3 | 福建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5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6 | 深圳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7 | 浙江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8 | 江蘇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廣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9 | 上海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2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4 | 揚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5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96 | 天津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7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齊魯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100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河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浙江理工大學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稱 | 包含專業 | 本專科 |
啟新學院、創業學院學院 | 理工實驗班 | 本科 |
電子信息實驗班 | 本科 | |
經濟管理實驗班 | 本科 | |
機械電子實驗班 | 本科 | |
材料化學生物實驗班 | 本科 | |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絲綢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
輕化工程 | 本科 | |
紡織工程 | 本科 | |
絲綢設計與工程 | 本科 | |
國際教育學院 | 服裝設計與工程(中美合作項目) | 本科 |
服裝與服飾設計(中美合作項目)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中美合作項目) | 本科 | |
信息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數字媒體技術 | 本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本科 | |
理學院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本科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本科 | |
應用化學 | 本科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本科 | |
應用物理學 | 本科 | |
材料化學 | 本科 | |
應用心理學 | 本科 | |
服裝學院 |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飾品設計) | 本科 |
表演(時裝表演藝術、人物形象設計) | 本科 |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本科 | |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藝術設計) | 本科 | |
產品設計(紡織品藝術設計) | 本科 | |
機械與自動控制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本科 |
自動化 | 本科 |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
機械電子工程 | 本科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 |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 | |
經濟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英文授課班) | 本科 |
金融學 | 本科 | |
工商管理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
經濟學 | 本科 | |
會計學 | 本科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
國際經濟與貿易(英文授課班) | 本科 | |
經濟統計學 | 本科 | |
電子商務 | 本科 | |
市場營銷 | 本科 | |
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 | 生物技術 | 本科 |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 本科 | |
生物制藥 | 本科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環境設計 | 本科 |
產品設計 | 本科 | |
工業設計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
數字媒體藝術 | 本科 | |
美術學(商業插畫) | 本科 | |
建筑工程學院 | 風景園林 | 本科 |
建筑學 | 本科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本科 | |
工程管理 | 本科 | |
文化傳播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本科 |
傳播學 | 本科 | |
法政學院 | 法學 | 本科 |
行政管理 | 本科 | |
社會工作 | 本科 | |
公共事業管理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本科 |
日語 | 本科 |
浙江理工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前身蠶學館是杭州知府林啟為實現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宏愿于1897年創辦的,是我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1908年,因辦學成績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為“高等蠶桑學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時局動亂,學校幾度易名、數遷校址,在風雨滄桑中生生不息、堅持辦學。新中國成立后,學校不斷開拓進取,繪就了新的歷史篇章。學校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國務院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2017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下設18個學院(教研部),舉辦1所獨立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400余人。學校現有本科招生專業58個,其中“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19個,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8個,教育部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6個、“教育部-歐特克公司專業改革項目”。
浙江總共有多少所大學
時間:2024-07-02 09:0:52臺州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4紹興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13嘉興有哪些公辦本科大學比
時間:2024-06-27 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