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深化辦學和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發展,探索形成了以“知識教育+職業教育+人生教育”的育人理念、“應用型、地方性、國際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3+1”教學模式和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規格為主要內容的應用技術大學整體育人設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有實踐能力、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開辦免費師范生教育,培養昭通基礎教育緊缺人才;開辦“3+2”模式的五年制高職教育,構建昭通地區職業教育“立交橋”。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6793人,其中本科生5780人,專科5820人,少數民族本科預科生113人,五年制專科中職段學生4962人;函授學生1188人,其中本科生795人,專科生393人)。學校就業工作成績突出,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在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目標責任考核中連續榮獲一等獎。
學校實施博士、碩士工程,面向全國積極引進重點高校高學歷人才;實施中青年教師成才工程等,積極支持在職教師到國內外重點大學訪學和進修學習,形成了較合理的師資梯隊。學校現有教職工561人,其中專任教師448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283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178人,其中正高46人,副高132人;此外,學校還聘有兼職教授、客座教授167人,外籍教師3人。
學校積極搭建科研平臺,成立了云南省昭通文學創作研究院、云南省昭通蘋果研究院、云南省昭通天麻研究院、昭通發展研究院、烏蒙山片區扶貧開發研究院、云南省食品安全昭通研究院、云南省高等學校昭通高原特色農產品工程研究中心、姜亮夫研究所、金沙江文化研究中心。近幾年來,全校教師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其中在全國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0余篇,被SCI、EI、ISTP、CSSCI、《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和《全國高校學術文摘》收錄轉載4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大學高考網出版社等出版機構出版專著、教材60余部;發表文學藝術作品200多篇(件);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市科研課題12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3項;省級及省級以上“質量工程”和轉型發展項目59項。
學校積極開展國(境)內外交流與合作。與泰國東方大學、泰國南邦國際技術大學、馬來西亞國際教育中心、老撾巴芭沙職業技術大學、泰國博樂大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等29個國(境)外大學及教育機構開展師生交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派遣學生前往泰國、老撾、臺灣實習和交換學習,并接納來自美國、泰國、老撾交流學習的學生。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上海師范大學、昆明學院、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等省內外兄弟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在學科專業建設、師資培訓、學生培養、教學科研等方面深度交流。與昭通市各縣區人民政府、企事業單位、中專中職學校、高級中學建立長期的、全面、開放的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昭通經濟社會發展事業。
1978年以來,學校為昭通市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四萬多名優秀人才,成為昭通市乃至云南省各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推動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振興昭通基礎教育中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先后獲得宣傳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授予的“警民共建先進單位”、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的“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云南省委和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單位”、云南省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廳授予的“云南省文明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昭通學院師生員工將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秉承“大學無疆,大人有容”的校訓,弘揚“崇德、敬業、務實、創新”的精神,凝心聚力,團結協作,改革創新,奮發進取,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國內外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應用型地方大學而努力奮斗!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時間:2025-05-13 05:0:40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時間:2025-05-13 03:0:12長春工業大學云南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3 02:0:25貴州農業職業學院云南錄取
時間:2025-05-11 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