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簡稱,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以逐步解決居民老有所養問題為目標,是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惠民政策。采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實行個人賬戶和基礎養老金相結合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原則是什么?
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提高城鄉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水平為目的,以覆蓋適齡城鄉居民為目標,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和居民自愿參保相結合,堅持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從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逐步建立籌資和待遇標準與經濟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一是政府補貼。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政府對符合條件的參保繳費人員實行繳費補貼;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員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大了公共財政資金的投入。
二是規定了養老金標準。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三是建立了養老金調整機制。市政府將根據國家和省規定,結合我市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參保人員領取的養老金能夠逐步增長。
四、我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是哪些?
凡具有萊蕪市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和不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自愿參保。
五、怎樣辦理參保手續?
符合參保條件的居民持戶口簿、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正面、背面各三張)等資料到戶籍所在地村(社區)提出參保申請,填寫《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申請表》,本人簽字、簽章或留指紋確認。村(社區)工作人員將參保登記資料上報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初審,經區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處審定,金融機構代扣養老保險費后建立參保關系。
六、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繳費標準是多少?
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統一設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不足一年的按一年繳費)其中,100元檔次只適用于重度殘疾人(殘疾一、二級)等繳費困難群體的最低選擇。參保人員自愿選擇、可以根據不同年份的收入情況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多繳多得。繳費標準的檔次按省政府統一要求適時調整。
七、什么是政府補貼?補貼標準是多少?
政府補貼是政府對居民參保給與的補貼。分三個部分:一是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二是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繳費即補。將原政策繳費標準100-1000元的10個檔次的繳費補貼均為30元,調整為在不同的繳費檔次給予不同的繳費補貼。新政策規定,對選擇1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30元;選擇3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36元;選擇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60元;選擇15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70元;選擇20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80元;選擇25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85元;選擇30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90元;選擇40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95元;選擇5000元繳費檔次的補貼100元。三是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由區政府為其代繳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