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5年過去之后,除廣東省進行了部分改革之外,其他省市的試點基本沒有實質動作。
在業內專家看來,試點改革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而至今進展緩慢。
對于進展緩慢的原因,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鄭春榮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試點改革的阻力太大:職業年金個人不愿意出,出了就是待遇減少;單位不愿意出,沒有撥款,沒有動力出錢。
“此外,整體責任不明,2008年國發10號文的法律效力也不太清楚,就沒有人愿意先拿自己開刀。”鄭春榮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撰文指出,遇到的阻力問題之一在于公平問題。與公務員相比,事業單位養老金要稍低一些,但改革試點卻明顯沒有將公務員包括進來,并且公務員改革沒有預期,這使事業單位感到不公平,積極性不高。“試點改革進行不下去就是因為沒有把機關加進來。”
此外,在鄭秉文看來,試點改革未能成功的另外一個原因在于事業單位預期改革后養老金水平下降帶來的阻力。
2013年8月,胡曉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并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實際的推進,要考慮兩方面情況: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現行退休養老制度已實行60多年,從以往的經驗看,對這類“老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必須是循序漸進的,才能實現制度的平穩過渡,減少社會震蕩。另一方面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本身也需要繼續改革完善。
“所謂‘并軌’并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并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胡曉義同時透露,人社部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
一年之后,收官之時,傳來了養老金雙軌制終于要并軌的好消息。
雖然具體方案尚未公布,不過,可以預期的是,備受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即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