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 批次 | 理科 | 文科 | 理科最低位次 | 文科最低位次 |
---|---|---|---|---|---|
北京市 | 本一批 | 487 | 21949 | ||
天津市 | 本科A段 | 460 | 23475 | ||
河北省 | 本一批 | 532 | 61563 | ||
山西省 | 本一批 | 507 | 32471 | ||
內蒙古自治區 | 本一批 | 494 | 552 | 21943 | 3858 |
遼寧省 | 本科批 | 462 | 551 | 62232 | 9418 |
吉林省 | 本一批 | 530 | 17384 | ||
黑龍江省 | 本一批 | 503 | 29000 | ||
江蘇省 | 本一批 | 345 | 74258 | ||
安徽省 | 本一批 | 510 | 64008 | ||
福建省 | 本一批 | 493 | 35152 | ||
江西省 | 本一批 | 535 | 32857 | ||
山東省 | 本科批 | 495 | 118391 | ||
河南省 | 本一批 | 513 | 535 | 93105 | 22657 |
湖北省 | 本一批 | 518 | 45792 | ||
湖南省 | 本一批 | 511 | 49626 |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本一批 | 513 | 35938 | ||
海南省 | 本一批 | 562 | 14684 | ||
重慶市 | 本一批 | 531 | 37034 | ||
四川省 | 本一批 | 566 | 60085 | ||
貴州省 | 本一批 | 474 | 42559 | ||
云南省 | 本一批 | 535 | 33572 | ||
陜西省 | 本一批 | 485 | 52073 | ||
甘肅省 | 本一批 | 485 | 29531 | ||
青海省 | 本一批 | 409 | 9557 |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本一批 | 457 | 11574 |
沈陽農業大學是一所地方與中央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現任黨委書記劉廣林,校長陳啟軍。
沈陽農業大學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我國農業教育的始興時期—1906年清政府設立的省立奉天農業學堂,以后經歷了奉天農業大學、東北大學農學院和沈陽農學院幾個歷史時期,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與復旦大學農學院合并組建成了新的沈陽農學院。1979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準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10月,更名為沈陽農業大學,鄧小平同志親自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000年,學校由農業部所屬劃轉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遼寧省與中央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幾代沈農人努力拼搏,開拓創新,學校的各項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建設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高校,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開展的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今天的沈陽農業大學已成為教學和科研并舉,以農業與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應用型大學。
學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農業教育科研體系。現有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114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58個本科專業;學校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農業部重點學科,7個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27個遼寧省重點學科。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我校植物學與動物學首次進入全球前1%學科,農業科學持續進入全球ESI前1%學科。學校設有16個學院、4個教學部(中心、所);有包括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科技部和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在內的省級以上(含沈陽市)科學研究機構93個、基礎實驗室及實驗教學中心19個。
建校以來,一大批海內外知名學者先后來校任教。自1990年以來,已有25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學校現有教職工1691人,其中專任教師1217人,教授189人,副教授334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27人和碩士研究生導師573人。
高考高分中分低分不同分數
時間:2024-05-24 10:0:57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有哪
時間:2024-05-24 10:0:24高考報志愿名詞術語解釋大全
時間:2024-05-24 10:0:43高考填報志愿大類招生對考
時間:2024-05-24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