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是在西安市長安區,具體地址在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灤鎮科教園陳北路1號,該校是由國家211工程西北大學申辦、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從事統招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
西北大學座落于古城西安,其前身陜西大學堂是由清朝光緒皇帝于1902年諭批設立的中國最早的幾所現代大學之一。在此基礎上,幾經滄桑離合發展成早期的西北大學。抗戰年間,西北大學又合并了自北京西遷的原北平大學、東北大學等多所大學的一部分,組成了西北聯合大學。其時,與由清華、北大、南開等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齊名。此后,又相繼從西北大學分化出了西北地區的農林、政法、醫學、師范、民族、工業、財經等多所專門大學,而西北大學本身仍繼續發展,至今已成為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藝等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與科研并重的“211工程”綜合大學。建校百年來,西北大學薪火傳承,英才輩出,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包括科學院院士、作家、詩人、評論家、經濟學家、技術專家、企業家、英雄模范人物和政府官員等。西北大學現已成為中國北方最有影響力、最具聲譽的著名大學之一。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是由西北大學申辦、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從事統招本科學歷教育的獨立學院。現代學院繼承百年名校的光榮傳統,以創新模式興教辦學,適應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她既是歷史的結晶,也是時代的驕子,是新生代適應新社會的大熔爐和練兵場。
本校位于中國著名古城西安的南郊。校園總占地面積千余畝。這里遠望終南(秦嶺),近伴灃水,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塊風水寶地。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草堂煙霧”近在咫尺,“終南捷徑”成語故事的原型就發生在這里。據我國文化史專家研究,中華文化的主流源在西周,西周文化的源流出自灃水,這就是有名的“灃鎬文化”。我國歷史上偉大的君王李世民,當政后夏季就在這里辦公,最后又在這里去世。
古城西安曾是十三個王朝的建都地,而各個王朝都把這里劃為皇家內苑。現在還有叫“內苑村”的地方就在本校附近。進入現當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盛贊這里為古城的“后花園”和西安的“綠色肺”。現已被西安市規劃為人文旅游科教區,禁止在這里籌辦工廠,只發展科研教育事業。近年來相繼有電子科大、西工大、石油大學、建筑科大、青年職業學院等在這里建校。據環境專家監測,這里的空氣潔凈度和氧含量屬于最適人居范圍,這里的地下水源自秦嶺,有益微量元素豐富,水質上乘。在這里就學四年,對于身體發育正處在關鍵階段、因學習而極度用腦的青年學子來說是最佳選擇。
本校校園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為教學區,由韶光門、大型教學樓(文法、經管、藝術、傳媒共四棟)、大型圖書館一棟組成。其建筑群為歐式古典風格。南大門(韶光門)為我國大學中最為雄偉經典的校門之一,也是本地區少有的一座面向南開的大學正門。
進門后向東、西各一條主干道,名東部大道、西部大道,再向外為次干道,名東南大道、西南大道。四棟教學樓分別在這四條主干道的南端形成的東西兩翼園區內。每棟教學樓均由五層主樓和與之相連的兩邊兩層裙樓構成。教學樓寬敞明亮、座位充足。教學設施中的多媒體生均座位數遠超過國家標準。
圖書館位于東西部大道南端之間,為超大型建筑。圖書館正門南開,寬大臺階拾級而上,六根巨型羅馬大柱聳立樓廊。樓內中央為特大天井,陽光通過玻璃幕罩灑入大廳。書庫分列兩側,計有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財務金融、文學藝術、報刊雜志等,另建有高校中少有的特色書庫——國學書館,館內收藏國學、儒學、關學方面豐富的書籍,可供研究生和相關學者閱覽。圖書館全館藏書量達百萬冊之巨,超過國家標準。
高考高分中分低分不同分數
時間:2024-05-24 10:0:57高考征集志愿填報時間有哪
時間:2024-05-24 10:0:24高考報志愿名詞術語解釋大全
時間:2024-05-24 10:0:43高考填報志愿大類招生對考
時間:2024-05-24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