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生時間微調。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于小學畢業考試結束后第一天上午進行電腦派位或抽簽。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于小學畢業考試結束后第一天下午開展招生錄取工作。
六、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招收地段生的比例要達到一半以上,是基于什么因素考慮的?
從發展歷史和規模看,我市公辦外國語學校數量居全國前列,有11所,其中市屬1所,區屬10所。因此,我市前年就外國語學校辦學制定了《廣州市公辦外國語學校特色辦學指導意見(試行)》,引導外國語學校創辦成為培養外國語優秀后備人才的外語特色學校。但從公平角度的考慮,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都要執行就近入學原則,這是學校的公辦性質所決定的。因此,公辦外國語學校也必須承擔招收地段生的義務。綜上,從起,區屬公辦外國語學校要在招生計劃中安排50%以上的比例招收地段生,并逐年增加。
七、有些中學,比如執信中學初中部、市二中初中部等,為什么要嚴格控制招收擇校生?如何控制?
(一)“公辦”意味著學校辦學由公共財政投入。公共財政在教育投入的原則是“均等”,沒有差異,因此公辦學校的招生要體現公平。
(二)公辦學校,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都沒有名校與否之分。它之所以有社會聲譽高,主要是這些學校同時是示范性普通高中。因此:1.我們嚴格按照廣東省規范義務教育辦學行為六項規定,取消初中等級評估,要求義務教育學校門口不得懸掛等級學校牌匾,不得利用等級學校進行招生宣傳。同時,逐步強化師資流動,促進均衡發展,讓所有的學校都提升起來,而不是為了幾間少數學校。2.市屬和區屬的學校招生計劃均由區下達,招生管理由所在區統一管理。學校招生計劃一旦公布,則不能隨意更改。各學校按招生計劃數為學生建立學籍。未經批準的招生計劃無效,區教育行政部門不得為超出招生計劃部分的新生辦理學籍。
八、初中招收體育、藝術特長生的政策有變化嗎?
總體保持不變。及以后,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廳〔2014〕1號)有關規定,將逐步減少招收特長生的初中學校和各學校所招收特長生的比例。
九、為什么從起民辦學校不采取考試的方式招生?
根據《教育部關于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招生有關問題的意見》(教政法函〔2013〕15號)關于“無論公辦還是民辦學校,接受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都不得采取考試方式進行選拔”、《廣東省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