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是五線城市,該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轄地級市,位居寧夏最北端,東臨鄂爾多斯臺地,西踞銀川平原北部,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石嘴山是五線城市。
石嘴山市,寧夏回族自治區轄地級市,位居寧夏最北端,東臨鄂爾多斯臺地,西踞銀川平原北部,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轄2個區、1個縣,總面積5310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80.30萬人。
石嘴山市因黃河兩岸“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風光優美。石嘴山地理位置優越,地處寧東、蒙西兩個國家千億噸級煤田之間,是呼包銀蘭經濟帶、寧夏沿黃經濟區、寧蒙陜烏金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黃河穿東過,西依賀蘭山,濕地面積達415平方千米。融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沙湖為一體。石嘴山市號稱“塞上煤城”,因生產無煙煤而聞名。
2017年,石嘴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4.98億元,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7.70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3.27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4.01億元,增長9.2%。
截至2018年10月,石嘴山市轄2個區、1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地大武口區。
石嘴山市位居黃河中游上段、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東跨黃河,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為鄰;西臨賀蘭山與內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黃河水與內蒙古鄂托克后旗相鄰;南連銀川平原與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興慶區、賀蘭縣交界,東西寬約88.8千米,南北長119.5平方千米,位于東經105°58′~106°39′,北緯38°21′~39°25′之間。總面積531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嘴山市東臨鄂爾多斯臺地,西踞銀川平原北部。海拔在1090米~3475.9米之間,按地形地貌可分為賀蘭山山地、賀蘭山東麓洪積扇沖積平原、黃河沖積平原和鄂爾多斯臺地四種類型。境內賀蘭山最高峰海拔3475.9米,面積1605.7 平方千米,占石嘴山市土地總面積的30.24%。
氣候
石嘴山市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發強烈,空氣干燥,溫差較大,無霜期短。夏熱而短促,春曖而多風,秋涼而短早,冬寒而漫長。年平均氣溫8.4℃~9.9℃。年最低平均氣溫-19.4℃~-23.2℃,年最高平均氣溫32.4℃~36.1℃。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較為均勻,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年蒸發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
水文
石嘴山市境地表水系由黃河干流,黃河一級支流都思兔河、水洞溝、賀蘭山山地溝谷,黃河引水排水渠系、平原低地集水湖沼組成基本骨架,絕大多數水量屬黃河過境水。地下水主要補給來源為黃河水滲人和山地降雨貯備,富集于山前洪積扇及平原地帶;賀蘭山風化淺山地帶貯存少量風化裂隙水;鄂爾多斯臺地地下水貯存極少。
一線城市(4個)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新一線城市(15個)
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鄭州、青島、佛山、長沙、天津、蘇州、南京、東莞、沈陽、合肥、昆明
二線城市(30個)
福州、無錫、廈門、煙臺、長春、南昌、濟南、大連、貴陽、溫州、寧波、泉州、南寧、金華、常州、珠海、惠州、嘉興、南通、中山、保定、蘭州、臺州、徐州、太原、紹興、廊坊、哈爾濱、石家莊
三線城市(50個)
海口、汕頭、濰坊、揚州、洛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唐山、鎮江、鹽城、湖州、贛州、漳州、臨沂、馬鞍山、揭陽、江門、桂林、邯鄲、泰州、濟寧、咸陽、蕪湖、三亞、阜陽、淮安、遵義、銀川、衡陽、上饒、柳州、淄博、莆田、綿陽、湛江、商丘、宜昌、滄州、南陽、連云港、蚌埠、駐馬店、滁州、邢臺、潮州、秦皇島、肇慶、荊州周口、清遠、宿州、威海、九江、新鄉、信陽、襄陽、岳陽、安慶、菏澤、宜春、黃岡、鄉安宿遷、株洲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