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綜合手抄報 > 正文

中秋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中秋博餅的歷史

更新:2023-09-14 00:37:34 高考升學網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并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于娛樂的一種游戲,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專有名為會餅,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在閩南泉州、晉江、石獅有些鄉鎮也流傳著的中秋節奪狀元餅的習俗,其玩法與規則基本相同。在安海,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游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志》記載:在廈門、漳州、泉州、金門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 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在廈門對岸的金門縣,金城鎮吳厝社區發展協會每年慶祝中秋社區聯歡晚會,都有博狀元餅大賽。

目前流行于廈門的博餅起源說為: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其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中秋前后愈發思親懷鄉。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于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者,克取臺灣,于是與當年駐扎在今廈門洪本部33-44號的后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研究設計出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一博。每會月餅按照各級科舉制度的頭銜,設有“狀元”1個,“對堂(榜眼)”2個,“三紅(探花)”4個,“四進(進士)”8個,“二舉(舉人)”16個,“一秀(秀才)”32個。全會有大小63塊餅,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數,是個吉利數字。因為九九八十一是天子之數,八九七十二是親王數,而鄭成功封過延平郡王,所以用郡王六十三之數。

廈門大學劉海峰則認為博餅從北方流行過的狀元籌演化而來。2004年朱家麟先生等人發現福鼎市閩南語通行區域中,至今還大規模地存在著博狀元籌的情況。

中秋手抄報版面設計邊框圖案:中秋博餅的歷史(大學高考閱讀配圖)

王步蟾《鷺門雜詠》中“月并(餅)團圓新買得,拈骰奪取狀元籌”的詩句,充分說明了清末廈門一帶也有博狀元籌的習俗。而彭一萬先生找到清末舉人黃翰《禾山詩鈔》中的《賭月餅》詩:“六子齊投任變翻,街頭巷尾笑言喧。科名久已遭人唾,猶集群兒搶狀元。”則將廈門地區博餅的確切時間提前到清末民初。宣統二年(1910年)的廈門新聞報紙,已有商家制作狀元餅的記載。

最新圖文

小學生五年級詩歌小報手抄

時間:2023-09-18 13:0:42

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圖片

時間:2023-09-18 03:0:39

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3-09-16 15:0:30

三年級中國傳統節日手抄報

時間:2023-09-13 14:0:45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网址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日韩高清乱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 日韩一本之道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