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統一”,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
“五個同步”,即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這次機關事業養老改革吸取了2008年五省市試點改革失敗的教訓,改革不再將機關視為特殊群體,而是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并且改革不再進行試點,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
方案還提出同步建立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本報記者也了解到,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與只有少數企業職工有企業年金相比,參保的機關事業單位將全面建立職業年金制度。
“五個同步”中非常重要的一條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完善工資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漲工資”,雖然漲幅不同,但當前全國很多地方省級以下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都在進行工資普漲,下一步事業單位也會跟進。
“這次"漲工資”是一舉雙得,一來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已經多年沒有正式漲過了,二則可以為啟動個人繳費8%做好準備。”該知情人士稱。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二)退休人員。
1、公務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按照政府文件規定,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支付項目好幾項,其中第一項是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請問:
1.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哪些項目?
在職時的工資條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職務工資是這些項目之和嗎?
2.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是如何規定的?
3.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是多少?
請明白上述規定的幫助解釋。
其中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職務補貼,綜合補貼,出勤補貼等,出勤補貼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內。
國家規定的綜合補貼的的具體規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區自行規定的,各地不一樣。
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基本養老金計發比例為0.4%
退休金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