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始終堅持教育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堅定不移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多措并舉推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現有省級一流專業4個(應用化學、生物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2個(化學工程與現代材料學院、生物醫藥與食品工程學院),實習實訓基地159個,是陜西省“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近年來,獲批省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主持省級以上各類教改教研課題80余項,榮獲陜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批省級本科質量工程項目30個。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認真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黨建為龍頭,通過實施“三早一晚”等學風示范工程,促進學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學生考研通過率連年保持在14%以上,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91項、省級項目214項;在各級各類競賽中榮獲省級以上獎勵1500余項;在全國第三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陜西賽區銀獎1項、銅獎4項。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與科技開發,積極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大力推動成果轉化。現有陜西省科協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陜西省省級優勢學科1個(生物學),建成全國唯一的省級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賈平凹研究中心、陜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個省級研究平臺和秦嶺植物良種繁育中心等9個校內研究機構;建有“秦嶺植物標本陳列室”“秦嶺礦產資源陳列室”“商洛紅色文化資料館”3個大型展室,是陜西省首批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單位。近年來,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科技推廣項目1項、省部級重大、攻關項目16項,獲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項、市廳級各類科技獎勵185項,取得知識產權類成果238項。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國際權威檢索機構SCI、EI、ISTP收錄207篇,出版各類著作73部,《商洛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教師選育的“商麥8928、5226、1619”等三個省審小麥新品種被確定為干旱半干旱地區小麥首選骨干品種,累計推廣540余萬畝,增加農民收入3億元以上。
學校堅持履行服務社會使命,積極為商洛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近年來承擔服務地方社會發展各類科研項目257項。大力實施“根植地方行動計劃”,廣大教師圍繞理論與現實重大問題積極開展研究,積極投身地方建設發展,為地方政府決策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理論及實踐依據。承擔“國培”“省培”計劃60余項,為陜西各地市培訓中小學校長、幼兒園長及教師10000余人。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及社會實踐活動,參與學生2萬余人次,學校多次被評為“陜西高校志愿服務先進集體”。
學校高度重視招生就業工作,確立了錄取報到率與生源質量、就業率與就業質量“雙提高”的招生就業工作方針,積極建立省內外優質生源基地,連年百分之百完成招生計劃。學校通過多種形式推動支持畢業生就業,建立了北京、廣州、深圳、寧波、天津、新疆等就業實習基地窗口。學校重視從教從農、事業單位、公務員等國家項目就業渠道的拓展和支撐,畢業生體現出良好的道德品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素質,就業率連年達到90%以上。三年來,選派200余名優秀畢業生赴新疆、西藏支教、就業,為支持基礎教育和邊疆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理念,提升辦學國際化水平。與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浙江萬里學院等國內高校建立了對口支援與合作辦學友好關系。與鄂、豫、陜10所高校共同發起組建了漢江流域大學聯盟,與陜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聯合成立了陜南發展研究院,積極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先后與英國、西班牙、匈牙利、馬來西亞等國家和臺灣地區的1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先后派出數百名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為廣大師生學習深造搭建了廣闊平臺。
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表彰的“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省教育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省高教工委表彰的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省教育廳命名的“文明校園”等稱號。學校還被省綜治辦評為“平安單位”,被商洛市政府評為“園林式單位”。
當前,學校正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陜西省“五新戰略”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學院、一流專業”實施意見,大力實施“十大人才工程”計劃,全面加快教育教學改革,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為把學校建成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奮斗!
西安石油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0:0:30西安石油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19陜西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07西安財經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