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什么時候出來,附查詢時間網址入口
人生中,總有一段路讓我們覺得很累,或處于人生的轉折點,或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或處于人生的低谷。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徘徊,像一個迷路的孩子,彷徨而又無助,只想得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可以依靠,慰藉自己脆弱的心靈。可是,不累何來的實現夢想呢?當你得知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的那一刻,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介紹關于山東理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時間、山東理工大學錄取結果查詢入口和網址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山東理工大學創建于1956年,坐落在歷史悠久的齊文化發祥地??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現為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全國大學外語教學改革試點單位、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全國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研究生推免資格高校、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首批高校科研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學校現有26個學院,16個校級研究院,設有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其中,農業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列入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行列。擁有工程碩士(含13個招生領域)、農業碩士(含4個招生領域)、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翻譯碩士、工商管理碩士、藝術碩士等7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70個本科招生專業,學科專業涵蓋了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歷史學、教育學等9個學科門類,已逐步形成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3000余人,在學研究生3000余人。
學校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品位”的原則,按照“生態化、園林化、數字化、人文化”的建設目標,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辦學實力雄厚、辦學設施齊全。學校校園占地3600畝,校舍建筑面積105.47萬平方米,網絡多媒體教室298個,運動場面積16.4萬平方米,體育教學設施齊全。圖書館藏書327萬冊,電子圖書337萬種(含中外文學位論文),中外文期刊24000余種(含電子期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20億元。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骨干學科教學實驗中心20個,設有全國重點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先進的校園網絡覆蓋全校,并設有教育技術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
1、山東理工大學專業設置
以下是山東理工大學招生信息網公布的各學院最新73個專業名單:
序號 | 專業 |
1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 | 材料化學 |
3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 | 財務管理 |
5 | 采礦工程 |
6 | 測繪工程 |
7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8 | 朝鮮語 |
9 | 車輛工程 |
10 | 城鄉規劃 |
11 | 地理信息科學 |
12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13 | 電子信息工程 |
14 | 法學 |
15 | 紡織工程 |
16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17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18 | 工程管理 |
19 | 工商管理 |
20 | 工業工程 |
21 | 工業設計 |
22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23 | 廣告學 |
24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25 | 漢語言文學 |
26 | 行政管理 |
27 | 化學 |
28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29 | 環境工程 |
30 | 環境設計 |
31 | 會計學 |
32 | 會計學 |
33 | 機械電子工程 |
34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35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36 | 交通工程 |
37 | 交通運輸 |
38 | 金融學 |
39 | 經濟學 |
40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41 | 礦物加工工程 |
42 | 美術學 |
43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44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45 | 日語 |
46 | 軟件工程 |
47 | 社會工作 |
48 | 生物工程 |
49 | 生物科學 |
50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51 | 市場營銷 |
52 | 視覺傳達設計 |
53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54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55 | 數字媒體技術 |
56 | 體育教育 |
57 | 通信工程 |
58 | 統計學 |
59 | 土木工程 |
60 | 物理學 |
61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62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63 | 音樂表演 |
64 | 音樂學 |
65 | 英語 |
66 | 應用韓語 |
67 | 應用化學 |
68 | 運動訓練 |
69 | 制藥工程 |
70 |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
71 | 智能終端技術與應用 |
72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73 | 自動化 |
2、比較好的專業推薦國家級特色專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交通運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山東省品牌、特色專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車輛工程、交通運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測繪工程、礦物加工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省級重點學科:
機械電子工程(山東省特色重點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山東省特色重點學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農業機械化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山東省特色重點學科)、應用化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應用數學、美術學(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音樂學(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齊文化研究(專門史)(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程”,按照“匯聚人才、培育團隊、成就大師”的建設方針,堅持引進與培養并舉,著力打造結構合理、愛崗敬業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學校現有教師2109人,其中教授228人、副教授66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74人。雙聘院士5人、法國歐洲科學、藝術與人文學院院士1人、格魯吉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山東省“一事一議”引進頂尖人才1人、“”專家4人、“”領軍人才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選16人;中科院“”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泰山系列人才1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1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學校特聘教授33人。
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著力培養有社會責任、有創新精神、有專門知識、有實踐能力、有健康身心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加強專業、課程和教學團隊建設,“十一五”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50項;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省級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4個,省級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8個;省級特色專業14個,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示范性品牌專業1個,獲山東省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示范單位;獲國家級精品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56門;國家級規劃教材32部,山東省優秀教材15部;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把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大紅爐眾創空間獲批科技部“國家備案眾創空間”、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十二五”以來,學生在 “挑戰杯”“創青春”、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重大賽事中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000余項,其中,國家級及國際獎勵2300余項。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始終保持較高水平,榮獲山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分類培養模式,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推進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十二五”以來,學校研究生教育共獲批山東省導師指導能力提升項目54項,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19項;榮獲山東省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9項,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獎13項,專業學位實踐成果獎14項,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0篇。學校被評為首屆山東省研究生教育管理與學科建設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針,整合科研力量,組建學術團隊,選定主攻方向,積極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校設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山東工程技術研究院設在我校,有1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檢測研發公共服務基地、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5個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工程實驗室。學校主動對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注重產學研協同創新,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聯合設立了110余個科技研發和技術轉移轉化機構,成為山東省重要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基地,獲山東省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高校。“十一五”以來,學校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課題1900余項,其中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國家級項目500余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00余項,其中2006年、2007年各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各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英、韓、俄、澳、新等25個國家的8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實質性交流。探索與國外學校合作辦學的渠道,與多個國家的有關高校開展了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院校,2018年度來華來校留學生近700人。大力開展學者互訪、學術交流,重視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聘請高層次的國外專家、學者來校任教和講學,辦學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面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機遇,山東理工大學將秉承“厚德、博學、篤行、至善”的校訓,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主題,以特色發展為主線,以深化綜合改革為動力,實施人才工作優先發展戰略,立足區域,貼近行業,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著力提升應用基礎研究能力,著力提升校地融合發展能力,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曲阜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51曲阜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09青島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0濟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