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中國夢 > 正文

2019年安徽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解讀(三)

更新:2023-09-15 01:55:17 高考升學網

 (四)開拓創新促升級,進一步提高質量效益

  促進產業升級。加快隆盛精密機械、海昌中藥、中傳風電等項目建設,爭取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40億元。推進廣達金屬、科嘉閥門等企業實施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提升發展。鼓勵現有企業靠大聯強,擴規升級,重點推進杭富再生資源和江西自立環保、華安食品和海天味業合作發展。加快信息技術與工業的深度融合,新增采用ERP企業15家、“數字企業”20家。按照“文旅+互聯網”的思路,探索發展“智能景區”,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促進園區升級。按照“小園區、大服務”、“小管委會、大公司”的思路,加快建立園區企業化運作模式,推進鎮園一體化發展。大力推進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爭取現代化工和綠色食品基地進入省第二批產業集聚基地行列;せ刂攸c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力爭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聯合烏江工業園積極申報省級高新區;臺創園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及標準化廠房建設,完善園區配套,力爭新開工食品工業項目不少于3個;開發區全年新引進項目不少于18個,新投產項目不少于10個;綠色建材產業園確保新開工項目2個以上。充分發揮園區融資平臺公司作用,精心謀劃包裝項目,善用PPP等融資模式,增強園區“自主造血”功能。

  促進品牌升級。圍繞四大主導產業,繼續推進“質量強縣”行動,啟動“名企、名牌、名品”工程,大力培育著名、馳名商標,打響“和縣制造”品牌。立足“中國蔬菜之鄉”金字招牌,不斷提升“和縣蔬菜放心吃”品牌效應,積極開展“三品一標”創建,加快“和縣辣椒”、“和縣黃金瓜”等品牌開發利用,打響“和縣蔬菜”品牌。依托全國文化先進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等優勢,深入挖掘霸王祠、香泉、陋室、猿人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加快推進林散之書畫院、睿祥書畫院、篾匠街改造和香泉老街提升等項目,創作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藝精品,打響“和縣文化”品牌。

  (五)持之以恒強建管,進一步改善城鄉面貌

  規劃建設合理化。繼續按照“老城區做減法,新城區做加法”的發展思路,不盲目拉框架,力求做精品、做精致,做好城市色彩、雕塑、綠道、交通等相關規劃,完善城市經濟、文化、管理和生態功能。全年安排城建“四合一”項目76個,計劃投入資金34.2億元,啟動文昌路、陋室路改造和下河塘濕地公園、老國稅局街心花園等項目建設,確保陋室西街西延、禹錫南路南延、和州路改造等項目建成通車。完成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加快停車場、公廁等建設和改造,進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啟動縣醫院原址區域征遷改造項目,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健全城鄉交通體系,新建農村公路60公里,加快推進豐樂古道、花園至雞籠山等道路建設。

  城鄉管理精細化。按照“三治三增三提升”的整體要求和“一年有變化,兩年大變化,三年大變樣”的工作思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對農貿市場、和城出入口等重點區域的整治力度,加快“數字城管”建設,探索現代化、智能化的管理方法,推進城市保潔提標擴圍,提高機械化清掃水平,努力打造城市管理“升級版”。繼續實施城區市容“五化”工程,集中治理門招店牌、“斷字缺亮”、戶外廣告等問題,鞏固擴大創建成果。堅持“四位一體”,統籌推進美好鄉村建設,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蓋。

  文明創建標準化。對照省級園林縣城、衛生縣城、文明縣城創建細則標準,繼續深入實施“全城洗臉”等十大專項行動。加快園林縣城創建,實施桃花塢公園、得勝河沿岸等綠化提升工程,增加城市綠量;加快衛生縣城創建,完善衛生管理機制,推行垃圾無害化處理,確保各項指標全面達標;加快文明縣城創建,推進誠實守信、志愿服務等制度建設,培育和踐行,優化社會環境,確保園林縣城、衛生縣城創建通過驗收,為2017年底成功創建文明縣城打下堅實基礎。

  (六)堅定不移優環境,進一步創建生態文明

  持續強化環境保護。貫徹落實“大氣十條”、“水十條”要求,嚴格執行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不斷加大環境監察和執法力度。推進縣污水處理廠第三方運營,新建污水管網15公里、鎮污水處理廠5個,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率。強化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管理,提高餐飲行業油煙凈化設施配套率。“堵疏結合”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確保實現“零火點”。大力開展礦山整治和修復,依法關停到期礦山。統籌推進基本農田、城市邊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建成國家級生態鎮3個,確保通過省級生態縣創建驗收。

  持續推進節能減排。以化工、建材等行業為重點,開展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建設,加快發展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加強余熱綜合利用,重點引進循環產業“補鏈”項目,鼓勵企業采用先進工藝和技術,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嚴格新上項目能耗評價機制,把好資源節約準入關,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確保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

  持續加強平安建設。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健全重大事故預防控制、重大危險源監控、隱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監管體系,完善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持續開展“嚴執法、排隱患、強管理”、“打非治違”等專項行動,不斷強化消防、;、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推進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健全應急管理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快看守所遷建項目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七)一心一意惠民生,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

  保障改善民生。不斷加大投入,實施好民生工程,進一步完善建后管護機制,確保發揮長期效用。督促天然氣管道及中繼站項目建設,提高天然氣入戶率。加快雙嚴菜場、共義菜場建設,滿足周邊群眾生活需求。完善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確保應助盡助。開展“扶貧攻堅行動”,實施分類扶貧、精準扶貧,完成年度脫貧任務。繼續推進“一事一議”項目實施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發展社會事業。完成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繼續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啟動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力促劉禹錫實驗學校9月份建成招生。加快推進中醫院醫療綜合樓項目,完成婦幼保健院和村衛生室提標工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持續開展醫德、醫技、醫風建設,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優化人口計生服務,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強化基層居民自治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網格化管理、社會組織登記等制度。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大力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完善公共服務。大力推進68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項目,滿足群眾文化需求。推進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免費服務、統籌管理等制度,新增城鎮就業崗位4000個。加快建立多形式、廣覆蓋的養老服務網絡,新增養老機構床位500張,確?h社會福利中心全面建成使用。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促進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加快廣電播控中心、戴虎山發射臺建設,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和節目質量。

  (八)求真務實轉作風,進一步加強政府建設

  堅持依法辦事,把規矩立起來。堅持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的執政理念,增強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意識。探索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嚴格按照“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規定行使職權、承擔義務。完善重大事項決策機制,明確決策范圍,規范決策程序,嚴格責任制度。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及社會監督。加快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提高普法實效,營造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氛圍。

  堅持務實干事,把責任擔起來。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沉下身子,以身作則,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努力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辦法在一線產生,矛盾在一線解決,成績在一線創造。面對矛盾不回避,遇到難題不推諉,堅持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鼓勁。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不搞形象工程,不搞短期行為,力求事事奮勇爭先,切實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改善群眾生活、維護社會穩定的重大責任。

  堅持高效成事,把速度提起來。進一步健全責任體系,強化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項目化、時間表、責任人”的工作機制,大力整治懶、散、慢、庸等不良作風,確保件件工作有部署、有落實、有回音。進一步強化督查考核,加大行政問責力度,不斷加快工作節奏,切實提高工作效率。進一步落實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等“五項制度”,優化政府服務功能,積極營造熱情有禮、誠信耐心、公平高效的服務形象。

  堅持干凈做事,把權力管起來。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嚴肅監督執紀問責,持之以恒糾正“四風”問題。全力推進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建設,完善預算信息公開、經費管理等制度,提高財政支出績效。實行公共資源交易項目互審和終身負責制,加強招投標監管,從源頭上杜絕腐敗滋生。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發生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群眾身邊的腐敗案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加強作風建設,爭做“四鐵”干部,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是全縣54萬人民對我們的殷切期盼。當前,和縣正處于后發崛起、進位趕超的關鍵時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團結和依靠全縣廣大干群,堅定信心,砥礪前行,奮力開創全縣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新局面,為建設美好和諧幸福新和縣而努力奮斗!

  縣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秘書處12月《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4314工程:“4”即壯大泵閥及汽車零配件、食品工業、精細化工、綠色建材“四大”主導產業,“3”即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1”即打造一條農業全產業鏈,“4”即實施市政完善、功能完備、活水靚城、管理提升等城市建設管理四大工程。

  1234工作思路:“1”即一以貫之地圍繞“三個強縣”目標,以“三個著力”為抓手,繼續推進“4314”工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2”即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城鄉建設管理;“3”即經濟建設上,做好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服務企業“三段論”文章;城鄉建設管理上,推進全省衛生縣城、全省園林縣城、全省文明縣城“三城同創”;“4”即擦亮濱江產業新城、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蔬菜之鄉、生態休閑勝地“四張名片”。

  華夏幸福產業新城項目:指縣政府與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PPP項目,總投資500億元,占地面積約為155平方公里,一期占地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主要采取“委托招商”的方式,建設“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產業新城。

  一照一碼:即將過去由工商、質檢、稅務三個部門分別核發不同證照,改為由工商部門直接核發加載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三證合一:即將企業或個體戶在注冊登記過程中需辦理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機構代碼證合并為一個證件。

  四清一建:即通過清人、清財、清物、清車,建立更加完善的規范制度。

  鑄安專項行動:

  即省政府自9月至2017年底,在全省開展的安全生產專項行動。

  兩圖一案:即產業地圖、企業地圖和招商方案。

  兩線五邊一重點:即公路沿線、江河沿線;省際周邊、城市周邊、景區周邊、湖泊周邊、村莊周邊;以和城整治為重點。

  四會招商:即利用相關的學會、協會、商會、展會所掌握的信息資源及宣傳平臺開展招商引資活動。

  百景新和州:即立足和縣自身資源優勢,打造百余處有品位、有特色的景點。

  ERP:即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

  數字企業:即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實現數字化管理的企業。

  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

  三治三增三提升:即治臟、治亂、治違;增強功能、增加綠量、增進文明;提升規劃水平、提升建設水平、提升管理水平。

  四位一體:即美好鄉村建設中環境整治、農村清潔工程、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和綜合整治等四項工作統籌推進。

  斷字缺亮:指沿街店面招牌字體殘缺、燈光顯亮功能不完整等現象。

  大氣十條:即國務院于2013年9月10日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簡稱。

  水十條:即國務院于4月2日頒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簡稱。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2020年黨員兩學一做四講四

時間:2023-09-17 02:0:39

關于黨員個人四講四有對照

時間:2023-09-13 19:0:01

2020年兩學一做黨員個人自

時間:2023-09-21 21:0:48

2020年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民

時間:2023-09-18 12:0:00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 激情六月激情网久久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亚洲高清国产免费大片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