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升入初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但是民辦初中和部分公辦重點初中依然舉辦小升初的升學選拔性考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和浩特小升初擇校政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依照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做好 2023 年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內教基函[2023]59號)《呼和浩特市教育局關于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呼教辦字 [2022]3 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要求和“宜學城市”建設目標,遵循教育規律構建良好教育生態,促進教育公平,嚴格規范入學秩序,加強入學工作管理,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確保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二、基本原則
(一) 堅持“以區為主,屬地管理”的原則。
(二) 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
(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四)堅持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的原則。
(五) 堅持劃片招生,保持相對穩定、適度調整的原則。
三、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為有學習能力,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
(一) 具有賽罕區小學學籍且在學籍所在學校實際就讀的小學應屆結業生。
(二)具有賽罕區戶籍,在市四區以外就讀的小學應屆結業生
四、招生辦法
(一)公辦
采取電腦派位或九年一貫制對口升學的方式進行。
(二)民辦初中
采取網上錄取或九年一貫制對口升學的方式進行,志愿填報人數超過學校當年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隨機錄取比例為當年招生計劃的 100%;志愿填報人數未超過當年招生計劃的,志愿填報截止后直接錄取。民辦初中學校原則上只允許在賽罕區范圍內招生,嚴禁招收賽罕區轄區以外的學生;有寄宿制條件的民辦學校,確需超出范圍招生的,報請區教育局審批后,可適當擴大范圍,但不得跨盟市、跨省市招生
(三) 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要求
1.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呼和浩特分校 2023 年繼續在我區招收各少數民族小學結業生23人(2024年不再設立此計劃)我區選報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呼和浩特分校的少數民族結業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采取電腦隨機錄取;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志愿填報截止后直接錄取。被錄取的學生不再參加電腦派位或隨機錄取。未被錄取的學生,到就讀小學參加電腦派位或隨機錄取。
2.呼和浩特市民族實驗學校的小學結業生,凡具有賽罕區城區正居戶籍截止2023年8月31日滿3年(至少與父母一方在同一戶口簿)、父母在本市有固定住所和穩定工作、在該校就讀滿3年的學生,報名人數未超過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招生計劃,網上報名截止后直接錄取;超過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招生計劃,可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升入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學或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學校;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學生,可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升入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學或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學校。有意愿選擇其他初中學校就讀的,可在電腦派位填報志愿前,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上報區教育局,通過電腦派位或隨機錄取方式升學。
五、招生程序
(一)資格審核及信息采集 (4月20日前)
1.資格審核。具有賽罕區小學學籍且在學籍所在學校實際就讀的小學應屆結業生由就讀小學于 4月1日前統一組織完成審核;具有賽罕區戶籍,在市四區以外就讀的小學應屆結業生于 4 月15日前到賽罕區教育局教育股完成材料審核。經資格審查合格的小學應屆結業生,可參加公辦學校電腦派位或賽罕區民辦學校隨機錄取。
2.信息采集確認。監護人在 5 月20日前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進行信息采集確認,設置密碼,確保個人基本信息真實、準確,牢記報名號及密碼。未在規定時間進行個人信息采集的學生,視為在本地區沒有入學需求,
(二)填報志愿 (6月20日-26日)
1.填報志愿。通過資格審核的小學應屆結業生,在 6 月 20 日8:00-26 日18:00,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完成填報公辦或民辦初中學校志愿。
凡具有呼市市四區戶籍 (隨法定監護人落戶滿一年 ) 且有賽罕區小學學籍的應屆結業生可以選擇區屬片區公辦學校或賽罕區一所民辦學校,但不得兼報;非本市市四區戶籍但有賽罕區小學學籍的應屆結業生可以選擇一所賽罕區民辦學校。
2.信息確認。填報志愿截止(6 月 26 日18:00) 后,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點擊“2023年小升初志愿信息確認表”紅色飄窗,進入呼和浩特市義務教育小升初網報服務平臺,輸入報名號、姓名、密碼、驗證碼進入個人網報志愿信息確認表頁面,點擊頁面右下方“打印”按鈕,打印《2023年呼和浩特市小升初志愿信息確認表》,核對信息,簽字確認,交回就讀小學;在賽罕區教育局報名的學生(即零散生) ,表格需交回教育局教育股 (賽罕大廈 606辦公室)。
(三)電腦派位和隨機錄取 (7月4日)
市四區統一舉行公辦學校電腦派位和民辦學校隨機錄取現場會。屆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部門、家長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新聞媒體、公證處等全程參與和監督。電腦派位和隨機錄取結束后,工作人員將錄取結果拷貝光盤,經教育股核準后下發各學校。
(四)統籌安排(7月7日--7月9日)
凡未被錄取的所有符合條件的學生將統籌安排到有剩余學位的賽罕區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參加統籌安排的學生,需在 7 月7日上午8:00--7月9 日下午18:00 前網上填報志愿,7月14日電腦派位和電腦隨機錄取。已錄取的學生不再安排學位。錄取學校負責將錄取通知書送達原就讀小學,零散生自行到錄取學校領取通知書
統籌安排結束后,所有被錄取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到錄取學校報到。新生入學報到時應攜帶錄取通知書、戶口簿和畢業小學蓋章的 《2023年呼和浩特市初中入學登記表》
(五)“陽光分班”安排(開學前兩周內)
“陽光分班”工作由市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負責,區教育局負責組織各學校參與實施,分班工作將在開學前兩周內完成。各學校在規定時間內核準參加陽光分班學生名單,保證全部參加“陽光分班”,同時對班主任及配套任課教師進行隨機分配。
(六) 錄取結果查詢方式
登錄“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試信息網”查詢。
(七)說明
1.凡通過市區公辦、民辦初中同步電腦派位或隨機錄取 (含二次統籌安排入學和九年一貫制對口升學 ),且在被錄取學校連續就讀滿三年的學生,參加 2026年中考時具有“分招”資格。
2.2023 年具有賽罕區學籍、市四區戶籍的小學應屆結業生,隨法定監護人落戶(法定監護人為戶主)時間截止到 2022 年 8 月31日;集體戶、租房落戶和掛戶的可選擇填報一所賽罕區民辦學校或者等待參加二次統籌 (二次統籌可選擇有空余學位的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但不得兼報)。
3.2023 年具有賽罕區戶籍,在市四區以外就讀的小學應屆結業生(即零散生),隨法定監護人一方購房落戶 (住宅 ),法定監護人必須為戶主,購房落戶時間截止到 2022 年 8 月 31日,方可參加電腦派位。在規定時間內到賽罕區教育局,提供戶口本、法定監護人房產資料、市四區以外就讀的學籍證明 (蓋就讀學校公章 ) 進行資格審核。
4.2024 年具有賽罕區學籍、市四區戶籍的小學應屆結業生,隨法定監護人落戶(法定監護人為戶主) 時間截止到 2023 年 8 月31 日;集體戶、租房落戶和掛戶的可選擇填報一所賽罕區民辦學校或者等待參加二次統籌 (二次統籌可選擇有空余學位的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但不得兼報)
5.2024 年具有賽罕區戶籍,在市四區以外就讀的小學應屆結業生(即零散生),隨法定監護人一方購房落戶 (住宅),法定監護人必須為戶主,購房落戶時間截止到 2023 年 8 月 31日,方可參加電腦派位。在規定時間內到賽罕區教育局,提供戶口本、法定監護人房產資料、市四區以外就讀的學籍證明 (蓋就讀學校公章 ) 進行資格審核。
六、招生要求
(一)規范招生行為
各學校必須根據本校辦學條件和招生規模制定招生計劃,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無計劃超計劃招生、虛假宣傳招生,按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指標,嚴格控制班額,堅決防止,嚴禁未經批準跨旗縣區、跨盟市、產生55人以上的“大班額”跨省市等各類違規招生行為。
(二)規范收費行為
嚴格執行國家、自治區、呼市有關規定,杜絕亂收費。民辦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收費政策和收費公示制度。
(三) 保障隨遷子女入學
堅持“兩為主、兩納入”原則,落實和完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相對就近統籌入學,確保“應入盡入”
(四) 落實控輟保學責任
進一步健全多方聯控聯保責任制,不斷完善控輟保學工作方案,健全跟蹤監測機制,依法保障受教育的權利。
(五) 落實國家生育政策
雙胞胎 (多胞胎 ) 子女在參加電腦隨機錄取和“陽光分班”時,家長可自愿提出申請“雙胞胎 (多胞胎 )雙綁定”電腦隨機錄取和“陽光分班”。因被錄取學生自動放棄而產生的學位空額,允許一定時間內,在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有意向的各類優撫優待對象子女和已有兄 (姐)在讀的二孩、三孩中優先進行補錄。
(六) 落實優待政策
烈士子女、符合優待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員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移民管理人員子女,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的子女以及其他符合優待條件的人員子女按照優待政策和程序安排入學。
(七) 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利
大力推進融合教育,對輕度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優先采取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方式就近安排接受義務教育;對中度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安排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需專人護理,不具備到學校就讀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由屬地學校制定送教上門方案,安排送教上門,依法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權利。
七、保障機制
(一) 加強組織領導
各學校負責人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擔負起招生工作的主體責任,按照招生工作要求,明確責任分工,制定招生工作方案與應急處置預案。嚴格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自治區教育廳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要求,切實維護招生工作的嚴肅性。
(二)加強宣傳服務
各學校要為家長、學生提供咨詢、指導服務,切實把招生政策工作宣傳到位、解釋到位。引導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充分認識免試就近入學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價值和意義,理性幫助孩子確定成長目標,避免盲目跟風擇校,努力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強化監督問責
電腦派位、隨機錄取及“陽光分班”過程堅持公開、陽光、透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部門、家長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新聞媒體、公證處等全程參與和監督。對違規招生的公辦學校,視情節輕重予以警告,并責令限期整改;對違規招生的民辦學校,視情節輕重予以警告,并責令其限期改正,限期未整改的,核減下年度招生計劃;情節嚴重的,依法責令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
不可以的,小升初都是義務教育階段,只能按照教育局劃片區入學,不可以跨區。但是并不是所有學校都不能跨區,民辦校,寄宿校等依然可跨區招生。
一、師資和管理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人格素養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學質量高,對學生負責的高中無疑可以為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添磚加瓦。很多孩子喜歡某門課程是因為喜歡任課老師,如果不喜歡老師成績很可能不太理想。
管理也很重要(如:校門出入管理是不是嚴格、手機管理是不是嚴格、學校對老師的管理……),現在高中大多寄宿制學校,如果管理不嚴格很可能會造成很多安全隱患。而嚴格的管理制度,也能為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學風和環境
環境是影響人后天發展的重要因素,同輩群體的行為和心理對于每個學生都有很大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一些學校學風日下,放任管理,會造成惡性循環,很難提高教學質量。在一個大家都積極向上的環境里學習,每個人都被感染,從而發憤圖強。
三、距離和交通
不建議孩子去太遠的學校,因為孩子正處在形成完善人格的關鍵時期,需要與家長經常交流。如果距離太遠,孩子長期住在學校,孩子一些思想上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而個別寄宿制學校往往住宿教師較少,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如果距離相對遠一點,如果學校對老師的管理或老師住校的比較多,也是可以更多考慮的,畢竟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陪伴、管理孩子,這點相對比較重要。
四、孩子自身的因素
最了解孩子的無非是父母,在選擇高中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孩子自身各個方面的因素。如果孩子從小比較獨立,有主見,學習很主動,不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那么可以為孩子選擇相對自由的學校。但是大部分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學習比較被動,主要靠老師的督促,那么應該盡量為孩子選擇管理嚴格、學風優良的學校。
并不是重點高中、重點班就一定適合孩子,如果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優秀學生互相競爭的鼓舞,從而對自己嚴格要求,力爭上游,那么這種孩子可以選擇重點高中和重點班。如果孩子對自己不夠自信,承受不了學習競爭的巨大壓力,那么可以選擇去一般的高中和平行班,而且也會受到老師更多的重視,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是很重要的。
在擇校的時候,各位家長還要需要注意,孩子的學習基礎是不是適合重點高中、實驗班,適合孩子基礎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基礎不扎實或欠缺的多,花太多的經歷或金錢,在擇校或擇班上,真的沒有多大的作用,甚至對孩子的終身發展不利(如:自信心)……
達州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50廣安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59宜賓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11南充小升初擇校政策,可
時間:2023-11-25 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