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骨干教師三發展規劃書三、具體目標與主要措施:
(一)德育工作:
. 班主任德育工作目標:
以“樹魂立根”為教育的主線,實施“主體性德育”,實現德育工作與課程的整合,加強文明禮貌、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規范教育,把學生培養成逐步具備良好的學習、交往、生活習慣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具有良好的精神文明素質、一定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重要途徑,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生活中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構建學校、家庭、社會聯動和開放的德育模式。
.途徑與方法:
()班主任制度逐步規范、科學、齊全、適用, 班主任職責明確,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并互相支持。
()加強過程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 認真落實學校班主任工作制度,使班主任工作逐步達到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堅持班主任領先,樹立全員育人意識,形成班主任在學校工作中導向和保證的作用。
()加大對青班主任科研指導,結合家庭教育進行主題式研究,進行校級研究及下屬的各自課題研究,形成一批有質量的論文,并匯集出案例。
()以校園網的建成為契機,依據學生的成長規律落實德育總體目標,以遞進性,分層性原則,落實不同齡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開設心理“門診”室,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突出班級文化建設,強化行為養成教育,以完善日常評比機制,規范學生個體行為,發揮先進集體的示范作用,以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提高,努力在學生個體與群體的行為自律,文明規范上見實效。
()加強青班主任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班主任工作坊”的功能,堅持“班主任工作坊”活動的正常。加強對青班主任培訓,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建立一支高素質、新理念的班主任隊伍。
()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讓學生參與到模塊情景中去感知、體驗、內化和自我發展,尤其要逐步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識,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到組織管理之中,最終實現學生性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和諧統一。
()加強班級、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建設,挖掘、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充分發揮校內外教育網絡作用,拓寬教育內容與教育渠道,發揮家委會與社區的作用,幫助激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二)隊伍建設:
.目標:
把握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分析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內在機制,優化“班主任工作坊”功能,提升青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水平,青班主任制定個人發展三規劃,找準自己的發展點,努力建設一支教學思想先進,教育手段豐富,教育質量提高,具有堅實的專業化理論與時間經驗的班主任隊伍。
班主任帶頭人:善研究,善指導,引領人。承擔市、區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導研究的能力;有自己的教育特色,有較高的班主任專業化知識;在“班主任工作坊”中起到引路人的作用。
骨干班主任:會研究、會指導、組織人。有明確的校、區以上科研課題研究項目,能帶領組員同探討;有良好的班主任專業化知識,進行各種教育研究,有較強的育人能力。
青班主任:參與研究,善于合作。能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每學期有經驗總結;能運用適當的教育手段來育人,快速走向班主任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