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s://zsxxw.sut.edu.cn/index.htm
沈陽工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https://zsxxw.sut.edu.cn/index.htm
沈陽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涵蓋工、理、經、管、文、法、藝術七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學校始建于1949年,1958年升格為沈陽機電學院,1985年更名為沈陽工業大學,1998年由原國家機械工業部劃歸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2019年在“雙一流”建設中被列為全省沖擊國內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在發展歷程中始終與遼寧老工業基地血脈相依,與裝備制造業發展同向同行,是“共和國工業奠基地”的建設者、見證者。
學校由位于沈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位于遼陽市的遼陽分校組成,占地面積151.18萬平方米(約合2268畝),建筑面積77.36萬平方米,辦學主體中央校區位于沈陽市裝備制造業聚集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設有21個學院、1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訓中心。現有普通本科生22822人,碩士研究生6605人,博士研究生794人。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交叉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1個,本科專業6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電機與電器學科是國家重點二級學科,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省“雙一流”建設學科。學校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
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454人,其中正高職304人、副高職48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29人。學校聘任校內外博士生導師232人、碩士生導師910人。師資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1人,各類省級人才稱號獲得者143人。擁有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省級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4個。
教育教學質量過硬。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實施學分制改革,推進教考分離,提高育人質量,畢業生深受社會好評,學校被譽為“卓越工程師的搖籃”。優化育人資源,獲評國家級一流課程15門,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上線運行慕課20門,上線教育部在線教學國際平臺課程9門,入選全球融合式課堂項目課程2門;獲評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精品教材2部;建成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獲批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項。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6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58項,獲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本科教學成果獎139項,省級研究生教育教學成果獎22項。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獲評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9所)、全國首批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全國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摘得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科技創新能力強勁。形成了國家、省、市、校四級科研平臺體系,擁有國家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等國字號科研平臺。建有教育部特種電機與高壓電器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科研平臺36個,沈陽市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等市級科研平臺11個,特種電機研究所等校級科研平臺63個。學校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誕生了4項中國首創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分別是中國第一臺稀土永磁電機、中國第一臺異型螺桿加工數控銑床、中國第一套長輸管道智能檢測系統、中國第一臺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學校確定了“校地融合、校企融合、軍民融合、國際合作”的科技發展戰略,推進創新體系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近五年,學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項目108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9項,牽頭組建了遼寧裝備制造產業校企聯盟等5個校企聯盟,創辦了遼寧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研究院、藍金環保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中國制造2025(沈陽)研究院、遼寧增材制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引導科技人員將科技創新的著力點放到國家戰略和遼寧振興關鍵領域,簽訂“五技”合同1420項,合同額達8億多元。
校區 | 學院 | 專業名稱 |
---|---|---|
中央校區 | 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工業工程、車輛工程、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功能材料 | |
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
管理學院 | 工程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 |
理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 |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筑學、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智能建造 | |
經濟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金融工程 | |
文法學院 | 法學、廣告學、環境設計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日語 | |
軟件學院 | 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 | |
人工智能學院 | 智能科學與技術、工業智能 | |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能源化學工程 | |
國際教育學院 | —— | |
本生國際學院 | ——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
遼陽分校 | 石油化工學院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化工過程自動化學院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 |
化工裝備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環保設備工程 | |
商貿學院 | 物流工程、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互聯網金融 |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是雙一流
時間:2025-05-16 22:0:38吉林醫藥學院遼寧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6 18:0:43沈陽師范大學遼寧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6 18:0:58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時間:2025-05-16 1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