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關于鄉鎮衛生院改革相關提案最新政策解讀
新醫改施行幾年以來,我省醫療服務體系在國家“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方針的指導下,基層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得到加強,恢復了村衛生室的建設,我省應建標準化村衛生室2400多家,已全部按照國家標準建立;鄉鎮衛生院的建設得到強化,解決了財政供養問題,絕大部分的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得到改造,極大地解決了鄉鎮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隨著新制度的不運行,一些問題相繼出現,使得衛生院運行不暢,主要表現為:一是基本藥物制度造成一定范圍、一定時段和一定程度上的藥品供應壟斷。在規范用藥的同時,也帶來了負效應:基本藥物采購目錄覆蓋范圍窄,基本藥物少;部分藥品價格高于藥店和未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私立醫院;藥品配送不全不及時,經常出現藥品斷檔情況。二是新的薪金制度影響了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比如獎勵性績效工資基數較小,導致醫務人員工資拉不開檔次,骨干醫生積極性降低。三是全員聘用制度使基層衛生院醫務人員緊缺的矛盾變得更加突出。造成各衛生院病人減少,營業額下降,醫療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鄉鎮衛生院的基本醫療服務功能減弱甚至萎縮。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
基層醫改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問題也凸顯出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醫院的有效運轉,進一步加快鄉鎮醫院改革提上了工作日程,為此,建議如下:
第一,改進管理方法,確;鶎有l生院的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職能全面發揮。一要健全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鄉鎮衛生院的職責,科學全面界定和量化衛生院服務、醫療職能,對公共衛生服務、預防保健、醫療服務職能一并考核管理。二要強化醫院醫療服務、治病救人的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基本醫療服務的一線作用,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鄉。三要完善工資管理制度。財政、人事和衛生主管部門協商研究適合基層衛生院的工資管理辦法,靈活工資分配制度,適當拉開醫務人員工資檔次,向主要崗位和一線技術骨干傾斜,調動職工積極性。
第二,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保障基層用藥及時、低價、足品。一是進一步健全并完善目錄調整機制,定期逐步增加基本藥物種類,擴大自采藥品目錄,特別是要增加農村基層臨床常用的價格低廉的藥品。規范藥品網上招標機制,逐步降低藥品價格,減輕群眾負擔。二是加強對基藥配送單位的監督監管,暢通信息反饋渠道,完善投訴機制,對配送不及時、配送藥品不全的企業及時調整,切實提高藥品網采、備貨、配送等環節的時效性,嚴格配送時間,提高配送率,保證鄉鎮衛生院藥房藥品足額、足品,保證基層用藥及時、安全、有效。
第三,進一步修訂完善《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辦法》和《績效考核指標》。完善考核及激勵約束機制,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一要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為考核重點,在績效考核與經濟效益掛鉤的同時,還要與社會效益掛鉤,突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公益性。二要在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的基礎上,將醫療水平、職業操守、服務態度、患者意見等納入考核指標,做到德能勤績全面考核。三要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宣揚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高尚醫德,倡導白衣天使的奉獻精神,進一步激發醫務人員從醫積極性,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第四,加強領導,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大發展、快發展。一要在市級財政可承擔的基礎上,保障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專項資金足額到位,保障各衛生院基礎設施和必要醫療設備的及時配備與更新。二要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逐步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缺編現狀,人社、衛生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制定合理的調配方案,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引導醫護人員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同時,要逐步解決臨時醫務人員的待遇問題,做好人才穩定工作,減少流失。三要完善相關政策,引導和激勵社會資金辦醫,通過醫療衛生機構的大發展、快發展,增加醫療資源供給,緩解醫療資源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