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省領導鹿心社、劉奇分別參加分組討論,傾聽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共謀發展,擘畫未來。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全面發展。連日來,參加省兩會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結合實際工作,對如何發力鄉村振興進行闡釋。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
||
---|---|---|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2018兩會教育改革 | 2018兩會房產稅 |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 2018兩會房價趨勢 |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 2018兩會教師工資 |
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獻計獻策,提出不少好的建議和提案,其中關于農村的話題不少。江西是個農業大省,要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必須加快鄉村振興步伐。振興鄉村是個系統重大的戰略,涉及到多個方面,如農業產業、土地流轉、現代農業、鄉村文明等等,筆者認為當前抓精神文明建設顯得非常的迫切,良好的農村鄉風文明習慣,成鄉村百姓的整體素質形象代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民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村村通公路,家家都蓋上了新樓房,農村到處展現出一派新氣象。然而,看上去農村盡管到處蓋了新房,破破爛爛的土坯房依然還在,東一塊缺,西一個洞,有些搖搖欲墜的老宅子,根本就沒人過問,這影響了整體美觀,與新農村建設很不融合。另外,即使是新房新路,仍然還存在亂扔垃圾,亂排生活污水的現象,嚴重的污染了周邊環境。值得一提的是,農村中陳規陋習根子還很深,如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還有違規土葬、不講規矩、超標準建墓立碑等行為。這些在生活層面、或精神層面的問題,如果長期忽視不得解決,將成鄉村振興戰略路途的硬“骨頭”。
良好的環境和鄉風,是一個村莊的文明形象代言,對村民的生產與生活受益將潛移默化。如果是生活在臟亂差的環境中,對村民的生產生活將造成嚴重的影響,聞到得是異味,喝得水不干凈,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同時對周邊的生態造成污染,直接影響到農業興旺。再則周邊環境惡劣,或者說生產出的產品不達標,就直接降低了特色農產品和鄉村游的效益。再說,鄉村的陳規陋習,盡管表面上看過去風風光光,其實質卻是欠下人情債,往深一點講是助長了奢侈浪費之風。開辟良好文明鄉風決非一朝一夕,也非一個人的事,事關整個農村的振興,事關脫貧攻堅,全面共同奔小康之中華民族復興之大業。
農村鄉風說簡單點,實際上是一種習慣的形成,而從其大局來講是整體公民意識道德素質的問題。比如大操大辦這股風氣,是農村一種不好的習慣。在鄉村良好習慣的形成,或道德素質的培養,需要用先進的文化去占領、來引導,以弘揚正能量來占領農村文化陣地。培養現代農村良好的鄉風文明其的辦法很多,比如采取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活躍村民們的文娛生活,開展唱歌、跳舞、健身等娛樂活動,充實村民的精神生活,尤其是要以身邊的典型引路,樹立榜樣,以先進帶后進。比如上饒縣楓嶺頭鎮丁家村,不僅有潔凈的村容村貌,更有那奪人眼球的“身邊明星榜”,別具匠心的千米“文明長廊”等,給美麗的小鄉村平添了一道道獨特的風景。上饒丁家村獨具特色的農村新文化培育,就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形象代言縮影。
農村鄉風民風是一道窗口,鄉村整潔,民風淳樸不僅為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而且還有利于產業經濟的發展,像婺源那樣一片綠,到處是花草,房子整潔,生態優勢非常明顯,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就是鄉村典型榜樣。鄉風文明建設帶來的紅利,對我省大力實施振興鄉村戰略,是一座不竭的動力工廠,和一筆重要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