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所以如果是不統籌,再過兩年,北京兩會開小會就要戴防毒面具了,整個裝備越來越高級,說明經濟運行成本越來越高。其實中國現在最可怕的是,整個經濟發展帶都成為了霧霾的籠罩地。京津冀地區統籌一體化,假設河北1/4的鋼在那邊,它減少了之后補償有多少?能補償得起多少?愿意補償多少,如果不補償,當地GDP就必須要下去了。
王冠:這個錢應該由誰來出?
水皮:你們討論的就是本末倒置,因為生存是第一位的,還在討論誰出飯錢,還在討論誰承擔治理成本,如果按你們這個思路走,河北是不會不從1.9億噸的粗鋼,總產量加起來是3.4億噸,而且前幾年就是1.9億噸,它是不斷膨脹過來的。
葉檀:它說的就是明年還要繼續減1500噸的。
水皮:它減也應該減,但是我要說的不是河北一個省的問題。
王冠:對于河北千千萬萬淘汰落后產能之后,這種產業工人我也有老有小,我日子該怎么過,學費該怎么交,老人藥費該怎么辦,整個地方政府的收入又該怎么辦?
水皮:只要按照市場化的方式辦這件事情,市場自然會找到自己解決的辦法,產業結構產業政策導向只要合理,市場主體就會自行解決,本身如果做違法的事情,或者違反規定上的事情。這碗飯本來不該吃,如果按照剛才討論的事情,完了,哪個地方都治理不了。
葉檀:所以這件事情要怎么做,第一件事情就是明年22個省GDP是要下降,這是大勢所趨,已經沒辦法,要活下去就得GDP下降。第二件事情正確的激勵機制是需要的,比如長江上游我很窮,我保護了水土,結果長江中游下游用了好的水,然后拼命污染,這個時候很典型的,比如碳排放,清潔水的涵養權,這種東西難道不該進行交易嗎?我這天生就不能發展嗎?
水皮:中國講“舍得”,有“舍”才有“得”。從全球的角度,德國前幾年提倡綠電,好像道德很高,那他引進的光伏設備,硅晶片都是來自中國,把污染制造源放在中國,產能幾十倍的擴大。所謂用綠色能源,這也是一個污染。
王冠:上周習主席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布局上特別談到,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但是仍有一個困惑,衡量是一畝三分地,在上周金融時報也特別談到,在各地計算GDP的時候,是否應該有一個環保的相應治理成本,相應差額減小,得計算為現在掙錢買單需要多少錢。
葉檀:其實你說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如果我是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