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考試輔導 > 正文

2019年廣東幼兒園教育綜合知識全真卷(含答案)(二)

更新:2023-09-21 00:40:01 高考升學網

一、名詞解釋題

  1.第一反抗期:指3歲左右兒童在其身心發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教育不太有利的獨立行動與對抗行為,也稱“教育危機期”。

  2.保教結合原則:也稱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對幼兒教育和保育要給予同等的重視,并使兩者相互配合。

  3.親子關系:指父母與其親生子女、養子女或繼子女之間的關系。親子關系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親子關系是指兒童早期與父母的情感關系,即依戀;廣義的親子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養態度與方式。

  4.再造想象:指根據對沒有直接感知過的事物的語言文字的描述或圖樣、圖紙、符號的示意,而在頭腦中形成有關這一客體新形象的過程。

  5.意志過程:指由于認識的支持與情感的推動,人有意識地克服內心障礙與外部困難而堅持實現目標的過程。

  二、填空題

  1.陳鶴琴

  2.特殊的繼承性

  3.幼兒教師

  4.可行性創造性價值性

  5.基礎教育

  6.職業角色

  7.評價和反思

  8.年齡性別

  9.韋克斯勒

  10.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控制

  三、單項選擇題

  1.D【解析】準備律是學習者在進入某種情境時所具有的預備性反應傾向會影響到某種反應的學習,準備律實際上體現了學習的動機原則。故選D。

  2.B【解析】幼小銜接工作要堅持整體性而非單項性的原則。因為幼小銜接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從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進行,不應僅偏重某一方面。題中所說現象只注意到了幼兒“智”這一方面的發展,而忽視了其他方面,這就違背了“整體性而非單項性”的指導思想。故選B。

  3.B【解析】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之一。故選B。

  4.C【解析】概念學習是指學會認識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并對同類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應。學生將茄子、白菜、青菜等歸納為“蔬菜”,這樣的學習是概念學習。故選C。

  5.C【解析】強化是一種操作,強化的作用在于改變同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而強化物則是一些刺激物,它們的呈現或撤除能夠增加反應發生的概率。根據強化的性質和目的可以分成正強化和負強化。故選C。

  6.D【解析】兒童對自我評價不穩定,容易受外界影響。故選D。

  7.C【解析】注意具有選擇信息的功能。兒童偏向于某一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另一類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現象屬于這一功能的體現。故選C。

  8.D【解析】兒童記憶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記憶廣度的擴大,而在于把識記材料聯系和組織起來的能力有所發展。正是這種能力,使兒童能夠識記并保持更多的范圍更廣的知識和經驗。故選D。

  9.D【解析】想象是人腦在一定刺激的影響下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是以直觀、表象的形式儲存在人腦中的。故選D。

  10.C【解析】兒童雖然可以通過生活實踐學習部分實物概念,但由于概念的抽象性,兒童學習概念的方式主要還是向成人學習,而并非主要靠自己總結或生活實踐。故選C。

  11.D【解析】對幼兒的評價最重要的是過程性評價。故選D。

  12.D【解析】對幼兒進行美育,不是為了讓其進行專業性的學習,而是要培養其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故選D。

  13.A【解析】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其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要求幼兒德育目標從情感入手。故選A。

  14.B【解析】行為目標在課程領域中的確立始于博比特,后經泰勒、布盧姆、梅杰和波法姆等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行為目標運動”。故選B。

  15.A【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自我意識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故選A。

  四、多項選擇題

  1.ABD【解析】對學前兒童的藝術教育包括音樂、美術、文學等方面的教育。故選ABD。

  2.ABC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幼兒表演游戲內容的掌握。表演游戲包括幼兒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戲和木偶戲等。故選ABCD。

  3.ACD【解析】選項B、E是情緒障礙的表現。故選ACD。

  4.CE【解析】家庭教育對培養個體的個性、社會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故選CE。

  5.ABCD【解析】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表現在:①角色游戲能幫助幼兒認識社會;②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廣泛的交往機會和道德行為實踐的機會;③角色游戲對發展幼兒的智力,特別是想象力和創造力,具有重大的意義;④角色游戲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故選ABCD。

  6.ABC【解析】學前教育的任務、手段、內容等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故選ABC。

  7.ABCDE【解析】A、B、C、D、E五個選項均為學前兒童智育的任務。本知識點還可以從簡答題的角度進行考查。故選ABCDE。

  8.ABCDE【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美國心理學家帕滕從社會性發展的角度將幼兒的游戲分為6種:無所用心游戲、單獨游戲、旁觀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和合作游戲。故選ABCDE。

  9.ADE【解析】閉合型操作技能對外界的幫助依賴程度較低,在大多數情況下靠內部反饋信息控制。故選ADE。

  五、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學前家庭教育:學前家庭教育在家庭出現以后就已存在。家庭是兒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師。學前家庭教育的特征包括:領先性(兒童第一個生活環境)、長久性(家教伴隨著學前兒童成長的全過程)、單獨性(家教的對象是兒童個體)、隨意性(其教育受施教者意愿及能力水平的影響)、隨即性(家教具有隨時隨處、潛移默化的特點)。

  (2)學前社會教育:學前社會教育是指學前教育的實施是通過學前教育的機構來進行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①托兒所:0~3歲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專門機構,全天開放。②幼兒園:對3~6歲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專門機構,主要由教育部門負責。③托幼園所一體化:托兒所和幼兒園聯在一起,招收出生幾個月至6周歲的兒童。④幼兒班:也稱學前班,多半建于城鎮、農村,附設在小學,作息制度仿造小學進行。⑤兒童福利院:也稱“兒童教養院”,是一種招收殘疾兒童的社會福利機構。⑥SOS國際兒童村:是收養孤兒的國際慈善組織。1949年由奧地利醫學博士哥麥納在維也納創辦,旨在給兒童“母愛”。學前社會教育的特征是:群體性(學前設施面向眾多兒童)、目標性(具有確定性的培養目標)、計劃性(有目的、有步驟地實現目標)、多樣性(施教機構的豐富多彩)等。

  2.【答案要點】

  (1)1~2歲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①獨立行走;②語言交流;③游戲活動;④直覺行動思維。

  (2)1~2歲兒童的教育。①游戲:其中較為適合的游戲有練習運動的游戲、認識物品的游戲、練習創造的游戲、練習概念的游戲等。用游戲的方式組織兒童活動,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玩樂中受到教育,這是最理想的兒童教育。②戶外活動:在保證兒童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應帶兒童到戶外去活動。③閱讀、講故事:父母和兒童一起閱讀圖書和講故事,是兒童教育中一項有益的活動。早期親子閱讀活動也是嬰兒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3.【答案要點】

  掌握數概念是邏輯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數概念比實物概念更抽象,掌握數概念比實物概念要困難。兒童數概念的形成階段如下。

  (1)學前兒童數概念的萌芽。

  學前兒童數概念的發生可分為以下階段。①辨數,產生對物體大小或多少的模糊認識。②認數,產生對物體整個數目的知覺。③點數,開始形成數概念。

  3歲前兒童對數的認識主要處于知覺階段,只能說是出現數概念的萌芽。數概念在3歲以后開始形成。

  (2)幼兒數概念的發展。

  幼兒掌握數概念包括三個成分。①掌握數的順序。②掌握數的實際意義。這階段幼兒已具備了初步的計數能力,但還沒有形成數概念。③掌握數的組成。掌握數的組成\是幼兒形成數概念的關鍵。幼兒掌握了數的組成以后,就形成數概念。

  (3)兒童的數概念的形成。

  兒童的數概念的形成,經歷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和掌握數概念等四個階段。

  4.【答案要點】

  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將能力劃分成兩大類。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數活動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智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和注意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以抽象概括能力。特殊能力指為某項專門活動所必需的能力,又稱專門能力。它只在特殊領域內發揮作用,是完成有關活動不可缺少的能力,如數學能力、音樂能力、美術能力等。

  (2)認識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認識能力就是學習、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縱、制作和運動的能力,如平常所說的動手能力、體育運動能力等。社交能力即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如組織管理能力、言語感染能力等。

  10.BCD【解析】心智技能與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個特點:①對象具有觀念性;②執行具有內潛性;③結構具有簡縮性。故選BCD。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1)幼兒注意容易出現的問題如下。

  幼兒注意發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是注意的分散。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勢,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這是幼兒注意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一般而言,引起幼兒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有:連續進行的單調活動;缺乏嚴格的作息制度;無關刺激的干擾;注意轉移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進行兩種注意的轉換等。

  (2)相應的教育措施如下。

  第一,幼兒園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活動不能太單調,形式要多樣化,而且活動時間不能超過各幼兒年齡階段所適合的時間,如小班幼兒集體集中活動的時間為10分鐘左右,那么,教師就不能讓幼兒坐20~30分鐘,而且活動也不能是只讓幼兒坐著聽。

  第二,教師應與家長經常聯系,共同保證幼兒的生活合理、有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使幼兒精力充沛地游戲和活動,并且防止幼兒注意的分散。

  第三,恰當地避免無關刺激的干擾在組織幼兒的活動中顯得非常重要。在環境的布置上不宜過分繁雜。教室外的嘈雜與喧鬧之聲,電話聲、鳥叫聲等都會成為幼兒注意分散的外在的無關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溫也要適宜,過冷或過熱都容易引起幼兒注意的分散。

  第四,幼兒在從事新的活動時,心理經常會“惦著”前一個事物,出現了注意的分散。因此,教師要善于組織幼兒活動,適當安排,有效地引導幼兒將注意保持在當前的活動上。

  第五,教師在活動中恰當地引導幼兒進行兩種注意的轉換,不僅有助于幼兒維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兒在活動中減少疲勞,提高活動興趣,產生愉快情緒。從而使幼兒的活動得以順利地進行。

  2.【答案要點】

  科學地組織復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及時復習。幼兒記憶保持的時間較短,記憶的正確性差,容易發生遺忘,因此,幫助幼兒及時復習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的教育活動中,對于一些目標中要求幼兒掌握的知識技能,教師要幫助幼兒及時復習鞏固。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分散復習和集中復習相結合,復習方式多樣化,多種感官綜合運用。

  (3)利用記憶恢復的規律。幼兒有一種特殊的記憶恢復現象,即“回漲”現象。這就要求教育者指導孩子進行科學的分散復習。分散復習不是簡單重復,而要使復習方式多樣化,做到眼、耳、手、腦并用,正確看待“回漲”現象,利用這一規律組織孩子學習、游戲。

  七、案例分析題

  1.【答案要點】

  此案例體現了兒童常常依靠具體形象甚至是實際行動來理解概念的特點。

  2.【答案要點】

  根據此特點,教師進行的針對性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使用教學插圖等直觀教具,來輔助教學。

  第二,對兒童的教育既要考慮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又不能只限于兒童現有的水平,而應該適當超前。

  第三,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規律和特點,讓兒童在生活實踐中取得豐富的知識經驗,能夠使兒童的思維得到良好的發展。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讓兒童通過自己的實踐,對外界事物進行分析、綜合,提高判斷、推理和理解的水平是很有益的。

  第五,結合日常生活也可以給兒童準備各種材料,引導他們進行思維。

最新圖文

安全心理學考試試題及答案1

時間:2023-09-14 22:0:49

當兵心理測試不過關怎么辦

時間:2023-09-16 11:0:03

當兵心理測試題及答案143題

時間:2023-09-14 22:0:18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閱讀測試

時間:2023-09-14 13:0:51
9999久久久国产精品,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人妻,免费AAAAAA毛片看
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 亚洲中文在线无线码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亚洲不卡网AV在线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久久 |